成长型生产企业R&D项目组合动态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40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考虑柔性的动态管理理论与技术概述 | 第11-23页 |
·模糊集理论 | 第12-14页 |
·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14-20页 |
·多Agent 建模 | 第20-22页 |
·启发式算法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5页 |
·项目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项目组合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项目智力资源筛选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项目调度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34-35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课题来源 | 第35-36页 |
·论文研究目的 | 第35-36页 |
·课题来源 | 第36页 |
·各章内容 | 第36-40页 |
2 R& D 项目组合动态管理总体研究 | 第40-48页 |
·项目管理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 第40-44页 |
·项目管理基础理论与技术概述 | 第40-43页 |
·传统项目管理方法的不足 | 第43-44页 |
·动态管理概念模型研究 | 第44-47页 |
·概念模型构建原则 | 第44-45页 |
·动态管理的目标 | 第45页 |
·动态管理概念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R& D 项目组合优化配置研究 | 第48-58页 |
·决策指标分析 | 第48-50页 |
·决策指标选取 | 第48-49页 |
·决策指标柔性及对策分析 | 第49-50页 |
·项目组合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第50-53页 |
·技术能力演化 | 第50-51页 |
·收益满意度评价 | 第51-52页 |
·交叉相似度评价 | 第52-53页 |
·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第53页 |
·算法设计 | 第53-54页 |
·算例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 R& D 项目组合智力资源筛选研究 | 第58-78页 |
·R& D 项目组合智力资源筛选难点分析 | 第58-59页 |
·决策指标分析 | 第59-61页 |
·决策选取 | 第59-60页 |
·决策指标柔性及对策分析 | 第60-61页 |
·智力资源筛选模型构建 | 第61-66页 |
·基于CMM 的候选人能力成熟度评级 | 第61-64页 |
·候选人机会成本模糊评价 | 第64-65页 |
·候选人协同效率评价 | 第65页 |
·能力-成本-协同效率权衡模型建立 | 第65-66页 |
·求解算法研究 | 第66-70页 |
·算法实现流程 | 第67-69页 |
·算法交叉变异操作 | 第69-70页 |
·案例分析 | 第70-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R& D 项目组合矩阵组织研究 | 第78-102页 |
·R& D 项目组合组织结构分析 | 第78-81页 |
·R&D 项目组合组织结构的一般形式 | 第78-80页 |
·R&D 项目组合组织结构的柔性分析 | 第80-81页 |
·两级复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框架 | 第81-85页 |
·柔性系统动力学的优势分析 | 第81-82页 |
·两级复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过程 | 第82-85页 |
·实例分析 | 第85-100页 |
·项目背景 | 第85-87页 |
·子域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87-96页 |
·全域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96-98页 |
·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6 R& D 项目组合优化调度及仿真 | 第102-116页 |
·优化调度难点分析 | 第102-103页 |
·仿真模型设计 | 第103-106页 |
·基于市场的人力资源竞标及价格更新机制 | 第104-105页 |
·基于多Agent 的进度仿真系统设计 | 第105-106页 |
·投标策略效用函数构造 | 第106-110页 |
·问题定义 | 第106-107页 |
·决策指标的选取 | 第107页 |
·决策指标柔性及对策分析 | 第107-108页 |
·能力指数 | 第108-109页 |
·资源成本 | 第109页 |
·拖期惩罚 | 第109页 |
·效用函数 | 第109-110页 |
·仿真实例 | 第110-114页 |
·任务网络及其定义 | 第111-112页 |
·原始数据接口设计 | 第112-113页 |
·仿真结果演示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7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论文总结 | 第116-117页 |
·研究展望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附录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