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现代城市管理人本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导论第8-21页
 一、本论文研究背景第8-10页
  (一) 实现科学管理城市的需要第8页
  (二) 完善和改进城市公共政策的需要第8页
  (三) 城市发展环境变迁的需要第8-9页
  (四) 城市管理特殊地位的需要第9-10页
 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一)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二) 本论文选题意义第11页
 三、本论文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基本评价第11-17页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二) 对以往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评价第16-17页
 四、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体系第17-21页
  (一)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二) 本论文的框架结构第18-19页
  (三) 本论文的创新及不足第19-21页
第一章 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分析第21-41页
 一、城市管理的概述第21-32页
  (一) 城市和城市管理概念及内容诠释第21-25页
  (二) 现代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实质第25-27页
  (三) 现代城市管理的原则第27-30页
  (四) 现代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第30-32页
 二、城市管理模式概述第32-35页
  (一) 城市管理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第32-34页
  (二) 城市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第34-35页
 三、我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历史考察及评价分析第35-41页
  (一) 我国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35-37页
  (二)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评价第37-39页
  (三) 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类型第39-41页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管理模式的当代选择第41-63页
 一、突破传统:现代城市管理人本型模式产生的必然性第41-51页
  (一) 理论缘起:城市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第41-47页
  (二) 时代呼唤城市管理模式的人本转向第47-51页
 二、诠释命题: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及要求第51-60页
  (一) 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解读第51-55页
  (二) 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架构与目标取向第55-60页
 三、战略选择:现代城市管理模式人本救治的现实意义第60-63页
  (一) 有利于实现城市良好的治理第60页
  (二) 有利于保障城市公众利益第60-61页
  (三) 有利于获得城市公众满意第61-62页
  (四) 有利于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念第62-63页
第三章 嬗变之痛:制约我国现代城市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取向的要素分析第63-103页
 一、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其人本缺失的表现第63-81页
  (一) 城市规划层面---民本缺失第64-67页
  (二) 城市建设层面---民权缺失第67-71页
  (三) 城市管理层面---民主缺失第71-75页
  (四) 城市发展层面---民享缺失第75-81页
 二、制约我国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因分析第81-103页
  (一) 城市规划层面民本缺失的因素分析第81-83页
  (二) 城市建设层面民权缺失的因素分析第83-85页
  (三) 城市管理层面民主缺失的因素分析第85-96页
  (四) 城市发展层面民享缺失的因素分析第96-103页
第四章、超越之路——构建我国城市管理人本模式的途径第103-148页
 一、秉持人本理念,构建高起点的城市规划制度体系第103-107页
  (一) 规划理念植入人本思想,实现高起点第103-104页
  (二) 规划空间布局力求人性化,实现前瞻性第104-105页
  (三) 为民规划,建立城市规划的民生标准首位制第105-106页
  (四) 推行阳光规划,实现规划编制和执行程序制度化第106页
  (五) 扩大决策民主范围,建立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制度第106-107页
 二、坚持人本原则,构建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制度体系第107-113页
  (一) 保障公共利益,注重整体效益的原则第107页
  (二) 保障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适度超前的原则第107-108页
  (三) 保障城市建筑高质量,城市魅力高品位原则第108-109页
  (四) 打造市民满意的城市人居环境原则第109-110页
  (五) 尊重和保护历史文脉,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文化第110-113页
 三、落实人本思想,构建高效能的城市管理制度体系第113-133页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第113-115页
  (二) 构建道德型城市政府,降低城市改革成本第115-116页
  (三) 重新定位城市政府角色,重新厘定城市政府职能第116-118页
  (四) 培育公民意识,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第118-124页
  (五) 构建以人为本城市管理绩效评判体系第124-133页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制度体系第133-148页
  (一) 保障城市变迁中弱势群体的权益,实现城乡社会公平第134-140页
  (二) 构建以人为本现代城市发展管理的立法、执法、监管的法律体系第140-145页
  (三)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第145-148页
结语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59-160页
后记第160-161页
中文摘要第161-164页
Abstract第164-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基于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的制度化保障之考量
下一篇: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