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动态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 第16-24页 |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6-17页 |
·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 | 第17-18页 |
·斑块-廊道-基质 | 第18-19页 |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 第19-23页 |
·系统整体性原理 | 第19-20页 |
·景观敏感性原理 | 第20-21页 |
·尺度分析原理 | 第21页 |
·人类主导性原理 | 第21-22页 |
·景观多功能原理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型水灾分析 | 第24-36页 |
·城市型水灾概况 | 第24-27页 |
·水灾损失惨重 | 第24-26页 |
·水灾损失多样化 | 第26页 |
·内涝损失加大 | 第26-27页 |
·城市型水灾害成因分析 | 第27-32页 |
·城市自然水循环系统改变 | 第27-31页 |
·外河流域水系生态变化 | 第31-32页 |
·传统治水工程措施分析 | 第32-34页 |
·传统治水工程措施举例 | 第32-34页 |
·传统治水工程措施问题分析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型水灾防灾减灾对策 | 第36-58页 |
·流域层面防灾减灾对策 | 第36-41页 |
·完善植被景观格局 | 第36-38页 |
·恢复湖泊调节功能 | 第38-39页 |
·保护河流生态廊道 | 第39-41页 |
·城市层面防灾减灾对策 | 第41-51页 |
·调整城市用地布局 | 第41-43页 |
·完善城市水系结构 | 第43-48页 |
·采取雨水生态补偿 | 第48-51页 |
·场地层面防灾减灾对策 | 第51-57页 |
·集蓄利用雨水 | 第51-53页 |
·渗透回灌地下水 | 第53-56页 |
·综合利用雨水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58-68页 |
·城市层面城市型水灾防灾减灾——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为例 | 第58-65页 |
·项目概况 | 第58-59页 |
·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59-60页 |
·水系与建设规划 | 第60-65页 |
·场地层面城市型水灾防灾减灾——以沈庄小区为例 | 第65-67页 |
·项目概况 | 第65-66页 |
·雨水资源利用规划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