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寻“本”--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当前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 第2章 中国民间美术论述 | 第14-18页 |
|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 第14-15页 |
| ·民间美术的概念 | 第15-17页 |
| ·民间美术的现状 | 第17-18页 |
| 第3章 中国民间美术元素的分类 | 第18-29页 |
| ·按载体分类 | 第18-24页 |
| ·民间剪纸 | 第18-19页 |
| ·民间印染 | 第19页 |
| ·民间木版画 | 第19-20页 |
| ·民间雕刻 | 第20-21页 |
| ·民间刺绣挑花 | 第21页 |
| ·民间陶瓷 | 第21-22页 |
| ·民间编结 | 第22-23页 |
| ·民间织锦 | 第23页 |
| ·民间皮影 | 第23-24页 |
| ·按寓意分类 | 第24-29页 |
| ·民间吉祥图形 | 第24-26页 |
| ·民间神祇 | 第26页 |
| ·寓意图形 | 第26-29页 |
| 第4章 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 | 第29-42页 |
| ·民间美术是艺术之源 | 第29-30页 |
| ·影响民间美术的元素 | 第30-33页 |
| ·原始文化中的神灵观念及图腾崇拜 | 第30-31页 |
| ·原始巫术中的占卜与驱邪纳吉 | 第31-32页 |
| ·阴阳五行观对传统吉祥观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民间美术的外部特点 | 第33-36页 |
| ·大众化 | 第33-34页 |
| ·地域性 | 第34-35页 |
| ·自娱性 | 第35页 |
| ·传承性 | 第35-36页 |
| ·民间美术的语言特征 | 第36-42页 |
| ·独特的符号体系 | 第36-37页 |
| ·含蓄的表达手法 | 第37-38页 |
| ·多元的造型特色 | 第38-42页 |
| 第5章 平面设计的发展及本土需求 | 第42-49页 |
| ·平面设计的发展 | 第42-45页 |
| ·国际化与多元化 | 第42-44页 |
| ·新媒体和新平面设计 | 第44-45页 |
| ·平面设计的本土化 | 第45-49页 |
| ·平面设计的本土化需求 | 第45页 |
| ·中国平面设计的本土化探索 | 第45-47页 |
| ·日本平面设计本土化的借鉴 | 第47-49页 |
| 第6章 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第49-64页 |
| ·设计是为了沟通与传达 | 第49-50页 |
| ·平面设计与传达的过程 | 第50-51页 |
| ·表达方式的应用——联想思维 | 第51-55页 |
| ·造型的联想 | 第52-53页 |
| ·内涵的联想 | 第53-55页 |
| ·表现方法的应用——视觉表现 | 第55-64页 |
| ·“形” | 第56-61页 |
| ·“色” | 第61-62页 |
| ·“意” | 第62-64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 附件 | 第70-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