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酞酸酯在模拟海河菹草微宇宙中归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7页
   ·酞酸酯概况第8-16页
     ·酞酸酯的来源及理化性质第8-10页
     ·酞酸酯的污染现状及危害第10-13页
     ·酞酸酯的环境行为第13-16页
   ·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第16-19页
     ·概况第17页
     ·对受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第17-19页
     ·应用技术第19页
   ·微宇宙概况第19-21页
     ·微宇宙的概念及类型第19-20页
     ·微宇宙结构在研究中具有的优势第20页
     ·微宇宙的相关研究进展第20-21页
   ·多介质逸度模型第21-25页
     ·概念及基本内容第21-23页
     ·逸度模型的4 个水平系统第23-24页
     ·研究应用第24-25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酞酸酯在海河菹草微宇宙中的环境行为第27-3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沉积物的制备与植物的获得第28-29页
     ·微宇宙系统的构建第29-30页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30页
     ·微生物量的测定第30-31页
     ·降解率及生物浓缩因子的计算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酞酸酯在微宇宙各介质中浓度分布第32-35页
     ·微生物与营养盐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微宇宙系统对酞酸酯的消减和菹草的富集作用第36-37页
     ·菹草的根际效应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多介质逸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计算第39-52页
   ·有草组逸度模型第39-47页
     ·逸度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逸度容量的计算(Z)第41-42页
     ·迁移参数的计算(D)第42-47页
   ·对照组逸度模型第47-50页
     ·逸度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逸度容量的计算(Z)第49页
     ·迁移参数的计算(D)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模型的计算、验证及讨论第52-68页
   ·模型的计算第52-55页
     ·有草组逸度模型的计算第52-54页
     ·对照组逸度模型的计算第54-55页
   ·模型的验证第55-58页
     ·有草组微宇宙逸度模型的验证第55-57页
     ·对照组微宇宙逸度模型的验证第57-58页
   ·模型的讨论第58-63页
     ·酞酸酯在各相中的分布第58-61页
     ·影响酞酸酯迁移转化规律因素的识别第61-62页
     ·各去除过程的贡献第62-63页
   ·灵敏度分析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附录1 Ⅵ级非稳态逸度模型计算程序(龙格-库塔法)第78-79页
附录2 Ⅲ级稳态逸度模型计算程序第79-8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水体中菹草对酞酸酯的富集降解特性研究
下一篇:蛋白质与RNA相互作用接口序列模式发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