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3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 | 第14-15页 |
第2章 虫草无性型鉴定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第15-35页 |
·引言 | 第15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实验试剂 | 第16页 |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6页 |
·供试菌株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虫草菌种的活化及保存 | 第17页 |
·菌丝的液体发酵培养 | 第1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7-18页 |
·rDNA ITS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 第18-19页 |
·rDNA ITS序列鉴定虫草分离菌 | 第19页 |
·虫草及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9-33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rDNA ITS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 第20页 |
·rDNA ITS序列作为虫草DNA条形码的可行性 | 第20-21页 |
·ITS条形码鉴定虫草分离菌 | 第21-23页 |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3-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复合营养液制备及多糖含量测定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复合营养液的流程工艺 | 第37-38页 |
·复合营养液多糖测定 | 第38-3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复合营养液的制备 | 第40-41页 |
·复合营养液多糖测定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4章 复合营养液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45-57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制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细胞常规培养 | 第47-48页 |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 | 第48页 |
·AO/PI荧光双染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 | 第48-49页 |
·DNA ladder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复合营养液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 | 第50-51页 |
·复合营养液对肿瘤细胞增殖影响 | 第51-52页 |
·AO/PI荧光双染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 | 第52-53页 |
·DNA Ladder | 第53-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第5章 复合营养液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保护作用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实验试剂 | 第58页 |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制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1页 |
·PC12细胞培养 | 第58页 |
·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复合营养液对PC12细胞活力影响 | 第59页 |
·复合营养液对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59-60页 |
·复合营养液对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LDH活性的影响 | 第60页 |
·复合营养液对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NO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复合营养液对PC12细胞毒性的考察结果 | 第62-63页 |
·复合营养液对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63页 |
·复合营养液对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LDH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复合营养液对氧化损伤PC12细胞NO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9页 |
综述 | 第6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附录 | 第88-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