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纶 | 第12-39页 |
·混凝土简支梁桥概述 | 第12页 |
·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的结构形式 | 第12-18页 |
·板式梁桥 | 第13-14页 |
·肋板式桥 | 第14-15页 |
·箱形梁桥 | 第15页 |
·高速铁路简支梁桥 | 第15-18页 |
·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现状 | 第18-33页 |
·预制安装法 | 第18-28页 |
·就地现浇法 | 第28-30页 |
·高速铁路简支梁施工方法 | 第30-33页 |
·混凝土简支梁动载试验现状 | 第33-38页 |
·动载试验概述 | 第33-34页 |
·动载试验作用 | 第34页 |
·动载试验发展前景 | 第34-35页 |
·高速铁路桥梁动载试验内容 | 第35-3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8-39页 |
第2章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简支箱梁工艺技术 | 第39-48页 |
·移动模架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 第39-42页 |
·移动模架工作原理 | 第39页 |
·移动模架分类 | 第39页 |
·移动模架简介 | 第39-41页 |
·上行式、下行式移动模架特点比较(表2-1-1) | 第41-42页 |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简支箱梁工艺技术方法 | 第42-48页 |
·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简支箱梁工艺 | 第42-44页 |
·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简支箱梁工艺 | 第44-48页 |
第3章 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Ⅰ标概况及引桥施工 | 第48-60页 |
·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 第48-50页 |
·天兴洲长江大桥基本资料 | 第50-52页 |
·地理位置 | 第50页 |
·气候和水文资料 | 第50-52页 |
·地形和地质资料 | 第52页 |
·地震烈度 | 第52页 |
·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Ⅰ标桥式布置 | 第52-53页 |
·天兴洲大桥正桥Ⅰ标引桥的结构特点 | 第53-54页 |
·正桥Ⅰ标引桥桥型布置 | 第53页 |
·正桥Ⅰ标引桥的构造特点 | 第53-54页 |
·天兴洲大桥正桥Ⅰ标引桥的施工方案 | 第54-60页 |
·正桥Ⅰ标引桥桩基施工方案 | 第54-55页 |
·正桥Ⅰ标引桥承台施工方案 | 第55页 |
·正桥Ⅰ标引桥墩身施工方案 | 第55-56页 |
·正桥Ⅰ标引桥铁路简支箱梁施工方案 | 第56-58页 |
·正桥Ⅰ标引桥公路连续箱梁施工方法 | 第58-60页 |
第4章 天兴洲大桥正桥Ⅰ标北引桥铁路梁移动模架施工 | 第60-112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设计 | 第60-79页 |
·移动模架方案比选 | 第60-62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概述 | 第62-63页 |
·计算分析依据 | 第63页 |
·计算分析内容 | 第63页 |
·计算参数 | 第63-64页 |
·计算分析过程 | 第64-79页 |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79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工厂制造 | 第79-81页 |
·结构概况及制造难点 | 第79-80页 |
·关键工艺措施 | 第80-81页 |
·移动模架检验结果 | 第81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工厂功能性试验 | 第81-83页 |
·模拟走行试验 | 第82-83页 |
·底模开合试验 | 第83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现场拼装 | 第83-86页 |
·移动模架的安装支架 | 第83-84页 |
·移动模架的拼装顺序 | 第84页 |
·移动模架的拼装步骤 | 第84-85页 |
·移动模架拼装预拱度控制 | 第85-86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静载预压 | 第86-90页 |
·移动模架加载 | 第87-88页 |
·移动模架加载测点布置 | 第88-90页 |
·移动模架加载试验结果 | 第90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施工简支箱梁技术 | 第90-101页 |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介绍 | 第90-93页 |
·模板工程 | 第93-96页 |
·钢筋工程 | 第96-98页 |
·混凝土浇筑 | 第98-99页 |
·预应力工程 | 第99-101页 |
·移动模架的脱模 | 第101页 |
·移动模架纵移过孔 | 第101-103页 |
·移动模架纵移过孔准备工作 | 第101-102页 |
·移动模架纵移过孔 | 第102-103页 |
·移动模架的横向调整及标高调整 | 第103页 |
·移动模架横向调整 | 第103页 |
·移动模架标高调整 | 第103页 |
·铁路简支箱梁施工监控 | 第103-106页 |
·标高观测点布置 | 第104页 |
·标高观测 | 第104-105页 |
·观测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105-106页 |
·移动模架拆除 | 第106-112页 |
·移动模架主体结构拆除节段划分 | 第106页 |
·移动模架主体结构拆除顺序 | 第106页 |
·移动模架主体结构拆除步骤 | 第106-112页 |
第5章 天兴洲大桥正桥Ⅰ标北引桥铁路梁动载试验 | 第112-148页 |
·动载试验内容和测试内容 | 第112-113页 |
·动载试验所选桥跨 | 第112页 |
·动载试验内容和测试内容 | 第112-113页 |
·行车试验下简支箱梁及桥墩振幅测试 | 第113-123页 |
·测点布置 | 第113-114页 |
·Ⅳ线空重混编列车行车试验 | 第114-115页 |
·Ⅲ线空重混编列车行车试验 | 第115-117页 |
·Ⅲ线重车行车试验 | 第117-119页 |
·Ⅳ线空车行车试验 | 第119-120页 |
·Ⅲ线、Ⅳ线空重混编行车交汇试验 | 第120-121页 |
·Ⅲ线重车、Ⅳ线空车行车交汇试验 | 第121-123页 |
·行车试验下简支箱梁及桥墩振幅测试小结 | 第123页 |
·行车试验下简支箱梁加速度 | 第123-129页 |
·测点布置 | 第123-124页 |
·Ⅳ线空重混编列车行车试验 | 第124-125页 |
·Ⅲ线空重混编列车行车试验 | 第125-126页 |
·Ⅲ线重车行车试验 | 第126-127页 |
·Ⅳ线空车行车试验 | 第127-129页 |
·行车试验下简支箱梁加速度测试小结 | 第129页 |
·行车试验下桥梁动挠度和冲击系数 | 第129-132页 |
·测点布置 | 第129-130页 |
·测试 | 第130-132页 |
·行车试验下支座动位移 | 第132-135页 |
·测点布置 | 第132页 |
·测试结果 | 第132-135页 |
·行车作用下支座位移总结 | 第135页 |
·列车行走安全性测试 | 第135-142页 |
·测点布置 | 第135-136页 |
·测试 | 第136-142页 |
·轨道动位移测试 | 第142-145页 |
·测点布置 | 第142页 |
·测试 | 第142-145页 |
·简支箱梁动载试验结论 | 第145-1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8-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57页 |
个人的工作及学习简历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