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1 引言 | 第15-25页 |
·植物的抗病性 | 第15-18页 |
·植物的真菌病害及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的策略 | 第15页 |
·在植物与病原识别水平上调控而激活植物的抗病机制 | 第15-17页 |
·植物抗真菌基因 | 第15-16页 |
·病原菌无毒基因的利用 | 第16-17页 |
·导入植物防卫反应基因增强植物抗病性 | 第17页 |
·抗真菌蛋白 | 第17页 |
·植保素 | 第17页 |
·增强细胞壁强度 | 第17页 |
·导入降解或抑制病原菌致病因子的基因使植物抗病 | 第17-18页 |
·致病毒素的降解 | 第17-18页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 | 第18页 |
·核糖体失活蛋白 | 第18页 |
·植物防御反应信号途径 | 第18-20页 |
·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信号分子 | 第18-19页 |
·植物防御反应信号转导途径 | 第19-20页 |
·依赖于SA 的防御信号转导途径 | 第19页 |
·依赖于JA 和乙烯的防御信号途径 | 第19-20页 |
·信号转导途径间的拮抗及协同作用 | 第20页 |
·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种类 | 第20-21页 |
·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抗虫与抗病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研究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57页 |
·材料 | 第25-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植物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25页 |
·载体和菌株 | 第25-27页 |
·其它材料 | 第27页 |
·实验引物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57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8-29页 |
·质粒DNA 的提取 | 第29-30页 |
·凝胶电泳中DNA 片段的回收 | 第30-31页 |
·DNA 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第31页 |
·序列测定 | 第31页 |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1-32页 |
·植物RNA 的提取 | 第32-33页 |
·Northern 杂交 | 第33-35页 |
·RNA 提取及电泳 | 第33-34页 |
·转膜及烘膜 | 第34页 |
·探针合成 | 第34-35页 |
·预杂交及杂交 | 第35页 |
·Southern 杂交 | 第35-36页 |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5页 |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第35页 |
·转膜 | 第35页 |
·探针合成 | 第35-36页 |
·预杂交及杂交 | 第36页 |
·烟草真菌诱导cDNA 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 第36-42页 |
·RNA 提取 | 第36页 |
·RNA 纯化 | 第36页 |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6-37页 |
·双链DNA 的合成 | 第37页 |
·蛋白酶K 消化dscDNA | 第37-38页 |
·SfiI 消化 dscDNA | 第38页 |
·双链文库DNA 的纯化 | 第38页 |
·cDNA 与λTriplEx2 载体连接 | 第38-39页 |
·λTriplEx2-cDNA 的包装 | 第39页 |
·λTriplEx2-cDNA 原始文库的效价测定 | 第39-40页 |
·λTriplEx2-cDNA 文库的扩增 | 第40页 |
·λTriplEx2-cDNA 扩增文库的效价测定 | 第40-41页 |
·λTriplEx2-cDNA 的筛选 | 第41-42页 |
·λTriplEx2-cDNA 转化pTriplEx2 | 第42页 |
·RT-PCR | 第42-43页 |
·RNA 的提取 | 第42页 |
·RT-PCR 反应 | 第42-43页 |
·原核表达 | 第43-46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页 |
·E.coli BL21 原核表达的诱导 | 第43-44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44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44-45页 |
·考马斯亮蓝G-250 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 第45页 |
·原核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 第45页 |
·原核表达产物的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检测 | 第45-46页 |
·NtKTI1 启动子的扩增及分析 | 第46-48页 |
·hiTAIL-PCR 的引物设计 | 第46页 |
·hiTAIL-PCR 的试剂准备 | 第46-47页 |
·hiTAIL-PCR 的扩增体系 | 第47页 |
·hiTAIL-PCR 程序(MJ 机) | 第47-48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48-51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第48-49页 |
·农杆菌的培养 | 第49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转化 | 第49-50页 |
·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50-51页 |
·转基因烟草及拟南芥植株的鉴定 | 第51页 |
·转基因植株的真菌抗性实验 | 第51-52页 |
·病原真菌的培养 | 第51页 |
·转基因烟草真菌抗性实验 | 第51-52页 |
·网络资源及数据库 | 第52-54页 |
·生物学软件及其使用 | 第54-57页 |
·Clustal 的使用 | 第55页 |
·Mega 4 构建系统发生树的方法 | 第55页 |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第55-5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7-78页 |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诱导烟草幼苗cDNA文 库的筛选 | 第57页 |
·NtKTI1的序列分析及预测 | 第57-67页 |
·NtKTI1的序列分析 | 第57-59页 |
·NtKTI1同源比对 | 第59-62页 |
·NtKTI1在拟南芥和水稻中的同源基因及进化分析 | 第62-65页 |
·NtKTI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5-67页 |
·NtKTI1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67-73页 |
·NtKTI1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抑菌活性检测 | 第67-70页 |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及抗病性鉴定 | 第70-73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70-71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转化及拟南芥转化 | 第71页 |
·转基因烟草及拟南芥植株的鉴定 | 第71-72页 |
·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分析 | 第72-73页 |
·NtKTI1基因的启动子扩增及元件分析 | 第73-76页 |
·拟南芥和水稻中的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类比较 | 第76-78页 |
4 讨论 | 第78-82页 |
·NtKTI1编码一种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 | 第78-79页 |
·NtKTI1可能的信号机制 | 第79页 |
·NtKTI1可能的抗病机制 | 第79-80页 |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和培养条件对表达产量的影响 | 第80-82页 |
5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4页 |
附录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