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入侵检测的提出 | 第11-13页 |
·论文内容简介 | 第13-14页 |
2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14-24页 |
·P2DR模型 | 第14页 |
·入侵检测的概念 | 第14-16页 |
·入侵检测模型 | 第16-18页 |
·Denning的通用入侵检测模型 | 第16-18页 |
·SRI/CSL的IDES | 第18页 |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第18-22页 |
·按数据来源分类 | 第18页 |
·按照分析方法/检测原理分类 | 第18-21页 |
·按照体系结构:集中式、分布式 | 第21页 |
·按照工作方式:离线检测、在线检测 | 第21页 |
·IDS在结构上可划分为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两部分 | 第21-22页 |
·IDS基本结构(CIDF的体系结构) | 第22-24页 |
3 模式匹配技术 | 第24-30页 |
·模式匹配算法 | 第24页 |
·现有模式匹配算法的分析 | 第24-29页 |
·KMP算法 | 第25-26页 |
·BM算法 | 第26-27页 |
·改进的BM算法 | 第27-29页 |
·模式匹配技术最主要的缺陷 | 第29-30页 |
4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 | 第30-51页 |
·TCP/IP参考模型 | 第30-40页 |
·以太网帧格式 | 第30-31页 |
·TCP/IP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IP协议头信息 | 第32-35页 |
·TCP协议头信息 | 第35-36页 |
·UDP协议 | 第36-37页 |
·ICMP协议 | 第37-38页 |
·ARP协议 | 第38-39页 |
·HTTP协议 | 第39-40页 |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 第40-51页 |
·数据包捕获 | 第40-43页 |
·协议分析树的构建 | 第43-44页 |
·协议解码 | 第44页 |
·协议分析 | 第44-46页 |
·数据包的规则化处理 | 第46-47页 |
·探测碎片攻击和协议确认 | 第47页 |
·协议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47-49页 |
·响应模块 | 第49-51页 |
5 协议分析模块的测试 | 第51-55页 |
·测试平台及主要测试工具 | 第51页 |
·使用LAN Shield攻击主机B | 第51页 |
·Wireshark的使用 | 第51-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