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太阳能热利用 | 第13-15页 |
·太阳能简介 | 第13页 |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 第13-14页 |
·太阳能的特点及热利用领域 | 第14-15页 |
·被动式太阳能温室的研究 | 第15-20页 |
·被动式太阳能温室采光性能的研究 | 第15-16页 |
·被动式太阳能温室保温性能的研究 | 第16-18页 |
·被动式太阳能温室微气候的研究 | 第18-20页 |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的研究 | 第20-25页 |
·地中热交换系统 | 第20-23页 |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加温系统 | 第23-25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标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温室增温系统的设计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温室增温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的设计 | 第29-35页 |
·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及其分类 | 第29-30页 |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结构及特点 | 第30-31页 |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设计 | 第31-35页 |
·地下蓄热系统结构的设计 | 第35-38页 |
·热空气输送管道的选取 | 第36页 |
·散热横管的埋设深度及管间距的确定 | 第36-37页 |
·风机的选择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温室增温系统的试验研究 | 第39-50页 |
·实验温室的选择及保温层的设计 | 第39-40页 |
·实验温室的选择 | 第39页 |
·加温温室的双层保温覆盖材料及保温门的设计 | 第39-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3页 |
·实验运行过程 | 第40-41页 |
·测试时间及测试参数 | 第41页 |
·测试仪器 | 第41-42页 |
·测试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两个温室大棚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 第43-44页 |
·两个温室大棚内地温的变化情况 | 第44-46页 |
·集热器的进口流速测量 | 第46-47页 |
·太阳能温室增温系统的蓄热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的热分析及地温模型的建立 | 第50-61页 |
·温室的能量收支情况 | 第50-51页 |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各组成部分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51-53页 |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加温系统地下土层的传热机理研究 | 第53-55页 |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地下加温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55-60页 |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加热温度场控制方程的求解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增温系统的数值模拟 | 第61-74页 |
·数值方法简介 | 第61-62页 |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的数值模拟 | 第62-69页 |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 第62-64页 |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64-66页 |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改变土壤导热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主动式太阳能温室的数值模拟 | 第69-73页 |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69-71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4-76页 |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74-75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