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登记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证券登记的法律界定及其规则体系 | 第14-19页 |
·证券登记的法律界定 | 第14-17页 |
·证券登记的演进路径 | 第14-15页 |
·证券登记的内涵 | 第15页 |
·证券登记的特征 | 第15-16页 |
·证券登记的作用 | 第16-17页 |
·我国证券登记的规则体系 | 第17-19页 |
·证券登记规则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证券登记规则体系评析 | 第18-19页 |
第3章 证券登记机构的地位及职能 | 第19-24页 |
·美国、香港证券登记机构的地位及职能 | 第19-20页 |
·美国证券登记机构的地位及职能 | 第19页 |
·香港证券登记机构的地位及职能 | 第19-20页 |
·我国证券登记机构的地位及职能 | 第20-24页 |
·我国证券登记机构地位及职能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我国证券登记机构地位及职能的完善 | 第22-24页 |
第4章 证券登记的模式 | 第24-30页 |
·发达市场的证券登记模式 | 第24-26页 |
·美国并行登记模式 | 第24-25页 |
·澳大利亚直接登记模式 | 第25-26页 |
·我国的证券登记模式 | 第26-30页 |
·我国直接登记模式 | 第26-28页 |
·我国登记模式的发展方向 | 第28-30页 |
第5章 证券登记的程序 | 第30-35页 |
·证券登记的申请 | 第30-31页 |
·证券登记申请的提出时间 | 第30页 |
·证券登记申请的提出方式 | 第30-31页 |
·证券登记的审查 | 第31-32页 |
·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 第31页 |
·我国审查模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证券登记的电子记载 | 第32-35页 |
·电子簿记系统的特征 | 第33页 |
·电子簿记的公示范围 | 第33-35页 |
第6章 证券更正、异议、变更及注销登记 | 第35-39页 |
·证券更正登记 | 第35-36页 |
·证券异议登记 | 第36页 |
·证券变更登记 | 第36-38页 |
·证券注销登记 | 第38-39页 |
第7章 证券登记的法律效力与法律救济 | 第39-46页 |
·证券登记的法律效力 | 第39-42页 |
·证券登记法律效力的确定 | 第39-40页 |
·登记是证券权利变动的生效要件 | 第40-41页 |
·证券登记的具体效力 | 第41-42页 |
·证券登记错误的法律救济 | 第42-46页 |
·证券登记错误的情形及责任形态 | 第43-44页 |
·证券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44-45页 |
·证券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负担标准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