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成长及竞争力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 ·现代物流的发展背景 | 第10-13页 |
| ·物流: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 第13-15页 |
| ·研究主体 | 第15-32页 |
| ·物流园区的概念明晰 | 第15-22页 |
| ·物流园区与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交通枢纽 | 第22-23页 |
| ·物流园区的组织性质 | 第23-26页 |
| ·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 | 第26-29页 |
| ·物流园区与物流产业集群 | 第29-32页 |
| ·国内外物流园区相关文献综述 | 第32-41页 |
| ·国外物流园区相关文献分析 | 第32-37页 |
| ·国内物流园区相关文献分析 | 第37-40页 |
| ·文献述评 | 第40-4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41-43页 |
|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 | 第43-45页 |
|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45-46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46-77页 |
| ·成长理论 | 第46-54页 |
| ·企业成长理论 | 第46-50页 |
| ·产业成长理论 | 第50-54页 |
| ·竞争力理论 | 第54-63页 |
| ·企业竞争力 | 第55-58页 |
| ·产业竞争力 | 第58-63页 |
| ·园区经济理论 | 第63-77页 |
| ·园区及园区经济的含义 | 第63-65页 |
| ·园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65-77页 |
| 第三章 物流园区成长动力分析 | 第77-108页 |
| ·物流园区形成要素分析 | 第78-81页 |
| ·经济集中化的要求 | 第78-80页 |
| ·市场竞争的驱使 | 第80-81页 |
| ·物流园区成长动力分析 | 第81-108页 |
| ·物流需求的拉动 | 第81-88页 |
| ·政府政策的推动 | 第88-90页 |
| ·集聚效应 | 第90-96页 |
| ·物流园区创新 | 第96-108页 |
| 第四章 物流园区成长路径 | 第108-126页 |
| ·物流园区规模扩张 | 第108-114页 |
| ·增量扩张 | 第108-110页 |
| ·存量扩张 | 第110-111页 |
| ·物流园区规模边界 | 第111-114页 |
| ·物流园区结构演进 | 第114-126页 |
| ·园区内核心企业与园区管理机构之间建立协同关系 | 第115-116页 |
| ·园区内核心企业与辅助机构建立协同关系 | 第116-117页 |
| ·园区内核心企业之间建立协同关系 | 第117-126页 |
| 第五章 物流园区成长模式及成长模型 | 第126-152页 |
|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 | 第126-132页 |
| ·开发建设 | 第126-127页 |
| ·发展运营 | 第127-131页 |
| ·园区管理 | 第131-132页 |
| ·物流园区成长模式 | 第132-141页 |
|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的成长模式 | 第133-136页 |
| ·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的成长模式 | 第136-137页 |
| ·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的成长模式 | 第137-139页 |
| ·综合型物流园区的成长模式 | 第139-141页 |
| ·物流园区成长模型 | 第141-152页 |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模型 | 第142-144页 |
| ·技术生命周期模型 | 第144-145页 |
| ·企业生命周期模型 | 第145-146页 |
| ·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 第146-147页 |
| ·物流园区成长的生命周期基础模型 | 第147-149页 |
| ·物流园区成长的生命周期改进模型 | 第149-152页 |
| 第六章 竞争力:物流园区成长的源泉 | 第152-170页 |
| ·物流园区竞争力层面剖析 | 第152-153页 |
| ·竞争力的层面剖析 | 第152-153页 |
| ·物流园区竞争力的层面结构 | 第153页 |
| ·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 | 第153-17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53-15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 第156-164页 |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 | 第164-170页 |
| 第七章 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实证 | 第170-196页 |
| ·数据的收集 | 第17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0页 |
| ·问卷调查 | 第170页 |
| ·专家选择 | 第170页 |
| ·权重确定 | 第170-184页 |
|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70-171页 |
|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第171-173页 |
| ·三级指标对所属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173-180页 |
| ·层次权重总排序 | 第180-184页 |
| ·济南盖家沟物流园区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184-190页 |
| ·确定评价对象集 | 第184页 |
| ·构造评价因子集 | 第184页 |
|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 第184-185页 |
| ·二级指标的评价向量的计算 | 第185-187页 |
| ·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 第187页 |
| ·一级指标评价向量的计算 | 第187-188页 |
| ·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 第188-189页 |
| ·综合竞争力评价向量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189-190页 |
| ·评价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190-196页 |
| ·济南盖家沟物流园区介绍 | 第190-194页 |
| ·评价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194-196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96-198页 |
| ·全文总结 | 第196-19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97-1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8-212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212-214页 |
| 致谢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