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滚珠丝杠系统热特性分析及其热变形补偿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滚珠丝杠系统热特性有限元建模 | 第15-37页 |
·温度场计算的有限元法 | 第15-24页 |
·温度场基本方程 | 第15页 |
·导热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 第15-19页 |
·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第19-22页 |
·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第22-24页 |
·热变形的有限元法 | 第24-28页 |
·有关的基本方程 | 第24-27页 |
·热弹性有限元法 | 第27-28页 |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6页 |
·丝杠进给系统三维CAD模型 | 第29-30页 |
·丝杠进给系统向CAE模型的转化 | 第30-31页 |
·单元类型,材料属性和网格划分 | 第31-33页 |
·ANSYS接触问题的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热传导接触模拟 | 第34-35页 |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温度场分析 | 第37-48页 |
·丝杠进给系统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37-41页 |
·丝杠进给系统发热量的计算 | 第37-39页 |
·丝杠进给系统对流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39-41页 |
·丝杠进给系统性能参数 | 第41-43页 |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 第41页 |
·预紧丝杠的扭矩 | 第41-42页 |
·轴承预紧力的计算 | 第42-43页 |
·丝杠进给系统的温度场分析 | 第43-47页 |
·丝杠热特性分析的初始条件 | 第43页 |
·温度场的稳态分析 | 第43-46页 |
·温度场的瞬态分析 | 第46-47页 |
·温度场模型的验证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热变形分析 | 第48-54页 |
·系统热变形分析 | 第48-50页 |
·单边固定方式下的热变形分析 | 第48-49页 |
·固定,预紧方式下的热变形分析 | 第49-50页 |
·测温点布置 | 第50-53页 |
·不同转速下的温度场和热变形分析 | 第51-52页 |
·测温点的布置设计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滚珠丝杠热变形补偿建模方法 | 第54-60页 |
·系统热误差补偿原理及实现 | 第54-55页 |
·热误差补偿原理 | 第54页 |
·热误差补偿实现 | 第54-55页 |
·测温点优化验证 | 第55-56页 |
·热误差补偿模型建立的理论分析 | 第56-59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57-58页 |
·计算过程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滚珠丝杠系统热变形误差补偿实验 | 第60-73页 |
·丝杠热变形误差补偿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丝杠进给系统热变形特性分析 | 第60-61页 |
·数据采集实验的设计 | 第61页 |
·丝杠进给系统热变形数据分析 | 第61-64页 |
·丝杠各坐标点在某时刻的热变形数据分析 | 第61-62页 |
·丝杠某坐标点热变形数据分析 | 第62-64页 |
·补偿模型的建立 | 第64-68页 |
·回归坐标基点的选择 | 第64-65页 |
·多元线性回归建模 | 第65-66页 |
·补偿模型的检验 | 第66-68页 |
·热变形补偿建模软件模块的开发 | 第68-71页 |
·热变形补偿建模流程原理 | 第69页 |
·热误差补偿模块的开发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3-75页 |
·论文总结 | 第73页 |
·论文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I 滚珠丝杠热误差补偿实验采集数据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