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水泥挤密桩在基础加固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关于黄土及其湿陷性 | 第12-13页 |
·关于水泥土挤密桩 | 第13页 |
·水泥挤密桩在基础加固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优点及应用范围 | 第15-16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优点 | 第15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应用范围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水泥土挤密桩的作用机理及理论计算方法 | 第17-29页 |
·水泥土强度影响因素与变形特征分析 | 第17-20页 |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桩身及水泥土的变形破坏形式分析 | 第19-20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作用机理 | 第20-23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化学作用机理 | 第20-23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物理作用机理 | 第23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设计计算 | 第23-28页 |
·桩孔布置原则和要求 | 第23页 |
·桩径、桩距和排距设计 | 第23-25页 |
·水泥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范围 | 第25-26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填料和压实系数 | 第26页 |
·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第26-27页 |
·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水泥土挤密桩加固黄土隧道基底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9-52页 |
·复合地基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屈服准则 | 第29-32页 |
·流动法则 | 第32-33页 |
·硬化规律 | 第33页 |
·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33-35页 |
·数值模拟概况 | 第35-38页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35-37页 |
·围岩及建筑材料物理力学指标的选取 | 第37-38页 |
·计算荷载及施工过程实现 | 第38页 |
·桩长3m的DK277+920断面数值分析 | 第38-44页 |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 | 第38-40页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桩长6m的DK278+060断面数值分析 | 第44-50页 |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 | 第44页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4-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水泥土挤密桩加固黄土隧道基底工程实例 | 第52-61页 |
·工程概况 | 第52页 |
·工程地质特征 | 第52-53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53页 |
·水泥土挤密桩加固隧道基底的设计 | 第53-54页 |
·水泥土挤密桩的施工技术 | 第54-56页 |
·施工前准备工作 | 第54页 |
·施工用材料 | 第54页 |
·机具设备与施工过程 | 第54-56页 |
·施工注意事项 | 第56页 |
·水泥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 | 第56-60页 |
·施工质量控制 | 第56-57页 |
·检验方法 | 第57页 |
·地基处理后检验结果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