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1页 |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紫花苜蓿根系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关系 | 第14-15页 |
·紫花苜蓿根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断根与植物水分利用的关系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综述 | 第17-38页 |
·植物根系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苜蓿根系研究进展 | 第18-29页 |
·水分胁迫对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29-34页 |
·断根对植物的影响 | 第34-38页 |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创新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1-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1页 |
·试验设计 | 第41-42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9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 第42-45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面积的影响 | 第45-47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茎粗的影响 | 第47-49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节间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茎叶比的影响 | 第51-53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数的影响 | 第53-55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鲜干比的影响 | 第55-56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61-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页 |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61页 |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胞间CO_2 浓度的影响 | 第63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66-8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7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66-69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表观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 | 第69-71页 |
·断根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断根对初始荧光的影响 | 第72页 |
·断根对叶片获取光能能力效应的影响 | 第72-73页 |
·断根对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73-74页 |
·断根对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74-77页 |
·讨论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80-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80-81页 |
·数据处理 | 第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6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81-84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88-10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8-89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88-89页 |
·数据处理 | 第8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9-101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 第90-93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POD 活性的影响 | 第93-95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CAT 活性的影响 | 第95-98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98-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02-1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3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02-103页 |
·数据处理 | 第10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3-110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断根对紫花苜蓿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八章 断根对紫花苜蓿冠层温度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4页 |
·断根后第一年第一茬的冠层温度 | 第111-112页 |
·断根后第二年第一茬的冠层温度 | 第112页 |
·断根紫花苜蓿雨后的冠层温度 | 第112页 |
·高温干旱时断根紫花苜蓿的冠层温度 | 第112-113页 |
·秋季低温时断根紫花苜蓿的冠层温度 | 第113-114页 |
·讨论 | 第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第115-120页 |
·讨论 | 第115-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作者简介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