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汽车产业转移承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9-11页 |
·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产业转移的经济学解释及分析 | 第12-22页 |
·产业转移的理论综述 | 第12-16页 |
·产业转移的动因 | 第12-13页 |
·产业转移的模式 | 第13-14页 |
·产业转移的路径 | 第14-15页 |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的影响 | 第15-16页 |
·全球价值链界定 | 第16-18页 |
·一般价值链 | 第16-17页 |
·汽车产业价值链 | 第17-18页 |
·全球价值链下国际汽车产业转移机理分析 | 第18-22页 |
第三章 我国汽车产业承接转移现状 | 第22-32页 |
·我国承接汽车产业转移基础 | 第22-28页 |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汽车相关产业支持 | 第23-25页 |
·汽车产业市场状况 | 第25-26页 |
·汽车产业制度环境 | 第26-28页 |
·我国承接汽车产业转移概况 | 第28-32页 |
·承接总量与来源 | 第28-29页 |
·承接价值分布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我国汽车产业转移效果评析 | 第32-44页 |
·产业创新与技术分析 | 第32-35页 |
·产品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市场结构分析 | 第36-38页 |
·空间聚合分析 | 第38-41页 |
·国际产业参与力 | 第41-44页 |
第五章 我国汽车产业转移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44-56页 |
·我国汽车产业转移问题 | 第44-53页 |
·承接发展中的外资控制问题 | 第44-49页 |
·承接发展中的自我塑造问题 | 第49-53页 |
·导致问题的原因 | 第53-56页 |
·国家部分政策的偏误 | 第53-54页 |
·产业协调组织的缺乏 | 第54页 |
·企业对自身优势的放弃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利用转移契机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提升 | 第56-64页 |
·模式选择 | 第56-59页 |
·后进汽车产业国可参考的发展模式 | 第56-58页 |
·我国利用汽车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 第58-59页 |
·发展策略 | 第59-64页 |
·营造积极充分的国内竞争环境 | 第60页 |
·加快融入汽车产业全球分工体系 | 第60-61页 |
·增强产业的自主配套能力 | 第61页 |
·大力发展中低级别家用车 | 第61-62页 |
·加速具备竞争力的大企业培育 | 第62页 |
·分阶段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推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