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钢中贝氏体相变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33页
   ·贝氏体的发现第11-12页
   ·贝氏体的性能和应用第12-16页
     ·低碳贝氏体钢第13-14页
     ·中高碳贝氏体钢第14-16页
   ·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第16-20页
     ·相变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16-17页
     ·切变观点和扩散观点的产生第17页
     ·切变观点和扩散观点的论争第17-20页
     ·论争的意义第20页
   ·切变和扩散观点的发展第20-22页
     ·切变学派形核的观点第21页
     ·扩散学派的进展第21-22页
   ·贝氏体与珠光体和马氏体的相变的关系第22-24页
     ·贝氏体特征与马氏体的相似性第22-23页
     ·贝氏体和珠光体的区别第23-24页
   ·贝氏体相变新机制产生的契机和必要性第24-29页
     ·贝氏体相变新机制产生的契机第24-25页
     ·贝氏体相变新机制的探索第25-29页
   ·扩散-切变整合机制第29-31页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31-33页
2 实验第33-37页
   ·贝氏体组织的研究——等温实验第33-34页
     ·等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等温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用钢第34页
     ·实验流程第34页
   ·表面浮凸的研究—真空热处理实验第34-36页
     ·表面浮凸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表面浮凸研究的方法和实验用钢第35页
     ·实验流程第35-36页
   ·实验工艺第36-37页
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7-57页
   ·等温实验及对扩散观点的否定第37-46页
     ·钢的上贝氏体组织第37-38页
     ·钢的下贝氏体组织第38-40页
     ·贝氏体相变扩散系数和贝氏体长大速度比较第40-46页
     ·等温实验小结第46页
   ·表面浮凸观察结果和其对切变观点的否定第46-57页
     ·贝氏体表面浮凸观察第46-56页
     ·贝氏体表面浮凸小结第56-57页
4 贝氏体相变机制的探索和更新第57-77页
   ·贝氏体铁素体形核第57-63页
     ·上贝氏体铁素体晶界形核第57-59页
     ·贝氏体铁素体激发形核第59-60页
     ·下贝氏体铁素体形核第60-61页
     ·贝氏体铁素体形核机制第61-63页
   ·贝氏体碳化物的研究第63-69页
     ·贝氏体亚结构关系的研究第64-65页
     ·贝氏体碳化物析出的研究第65-67页
     ·贝氏体碳化物TEM 观察第67-68页
     ·贝氏体碳化物的长大第68页
     ·贝氏体碳化物形核-长大机制第68-69页
   ·贝氏体长大第69-73页
     ·贝氏体铁素体热激活跃迁长大第70-71页
     ·无碳化物贝氏体的长大第71-72页
     ·贝氏体各构成相的自组织长大第72-73页
   ·表面贝氏体相变成因第73-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轧及退火工艺对304不锈钢组织性能影响
下一篇:钒氮微合金化对高强度耐候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