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描述 | 第11-12页 |
四、前沿调查 | 第12页 |
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基础理论与公司治理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基础理论 | 第12-17页 |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五种形态 | 第12-15页 |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 | 第15-17页 |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 | 第17页 |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 | 第17-19页 |
一、治理环境 | 第17-18页 |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两大载体 | 第18页 |
三、金融控股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职能的强化 | 第19-34页 |
第一节 董事会的权力来源以及内部构成 | 第20-23页 |
一、董事会的权力来源和董事职务的本质 | 第20-21页 |
二、董事会的内部构成 | 第21-22页 |
三、规制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的现有规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董事会的具体职权 | 第23-29页 |
一、董事会总体职权 | 第23-25页 |
二、董事会职权的分解 | 第25-26页 |
三、董事会的失范 | 第26-27页 |
四、解决方案 | 第27-29页 |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与其子公司董事会的运营 | 第29-34页 |
一、金融控股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二、母子公司关系的两个极端 | 第30-31页 |
三、子公司的运营给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带来的压力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董事 | 第34-45页 |
第一节 董事的资格 | 第34-37页 |
一、董事长的资格 | 第34-35页 |
二、一般董事的资格 | 第35-36页 |
三、外部董事的资格 | 第36页 |
四、职工董事的资格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 | 第37-38页 |
一、独立董事的作用 | 第37页 |
二、独立董事的决策 | 第37-38页 |
三、独立董事制度中的争议 | 第38页 |
第三节 董事的义务及保护董事的法律机制 | 第38-42页 |
一、董事义务 | 第38-39页 |
二、保护董事的法律机制 | 第39-42页 |
第四节 董事的激励机制 | 第42-45页 |
一、董事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二、限薪令是否可以缓解社会不公 | 第43-44页 |
三、董事年薪构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董事、董事会与各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关系 | 第45-56页 |
第一节 董事会与监事会、股东(大)会的关系 | 第45-51页 |
一、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权力是否应该平行 | 第45-47页 |
二、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关系 | 第47-48页 |
三、股东对抗董事的权利 | 第48-51页 |
第二节 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关系 | 第51-53页 |
一、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区别 | 第51-52页 |
二、高管层的性质和职能 | 第52页 |
三、分任制与兼任制的选择 | 第52-53页 |
第三节 董事和债权人的关系 | 第53-55页 |
一、董事是否应对债权人负责 | 第53页 |
二、董事对债权人负责的几种情形 | 第53-54页 |
三、错误交易行为制度在我国的安排 | 第54-55页 |
第四节 董事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