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平原区农田防护林杨树单株碳含量、碳储量及其分配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1 引言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第10-15页
     ·碳汇与森林碳汇第10-11页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第11-13页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第13-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2 研究地区概况第16-19页
   ·自然概况第16-18页
     ·地理位置第16页
     ·地质地貌第16-17页
     ·气候条件第17页
     ·水文条件第17页
     ·土壤类型第17页
     ·林业状况第17-18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18-19页
     ·人口第18页
     ·经济第18页
     ·地质矿产第18-19页
3 研究方法第19-24页
   ·试验地选择第19页
   ·试验地情况第19-20页
   ·林木生物量调查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样品分析第22页
   ·数据分析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4-37页
   ·农田防护林杨树各器官生物量第24-25页
   ·农田防护林杨树含碳率的特征第25-31页
     ·农田防护林杨树叶、枝、根中含碳率的空间分布第26-30页
       ·农田防护林树叶平均含碳率的空间分布第26-27页
       ·农田防护林树枝平均含碳率的空间分布第27-28页
       ·农田防护林树干平均含碳率的空间分布第28-29页
       ·农田防护林树根平均含碳率的空间分布第29-30页
     ·农田防护林不同年龄杨树各器官含碳率的动态变化第30-31页
     ·不同年龄农田防护林杨树各器官双因素方差分析第31页
   ·农田防护林单株杨树碳储量第31-33页
   ·单株树木碳储量模型第33-35页
   ·树木生长期碳储量变化第35-37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7-40页
   ·结论第37页
   ·讨论第37-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个人简介第46-47页
导师简介第47-48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兰围场北沟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下一篇:山西方山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特性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