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北沟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森林健康研究综述 | 第9-18页 |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与实质 | 第9-11页 |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其发展 | 第9-10页 |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特征 | 第10-11页 |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外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评价指标 | 第13-16页 |
·评价方法 | 第16页 |
·国内外森林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2、研究区概况 | 第18-23页 |
·木兰围场概况 | 第18-22页 |
·木兰围场自然概况 | 第18-21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气候 | 第18-19页 |
·水文 | 第19页 |
·土壤 | 第19-20页 |
·植被 | 第20-21页 |
·木兰围场森林资源概况 | 第21-22页 |
·森林资源现状 | 第21-2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概况 | 第22-23页 |
3、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示范区二类调查数据 | 第24-25页 |
·样地调查数据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25页 |
·健康等级的判定方法 | 第25-26页 |
4、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6页 |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26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6-31页 |
·活力指标 | 第27-29页 |
·结构指标 | 第29-30页 |
·抗干扰能力指标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31-33页 |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 第33-34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5、北沟林场森林健康状况评价 | 第36-44页 |
·样本的主成分分析 | 第36-40页 |
·确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于主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样本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计算 | 第37页 |
·对8个主成分特征变量的分析 | 第37-39页 |
·计算因子得分 | 第39-40页 |
·样本的聚类分析 | 第40-42页 |
·聚类类数原则 | 第40-41页 |
·聚类过程分析及结果 | 第41-42页 |
·北沟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各类小班的健康等级确定 | 第42-43页 |
·北沟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6、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情况分析 | 第44-54页 |
·各健康等级小班综合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各健康等级林分类型特征分析 | 第45-47页 |
·优质林林分类型特征 | 第45页 |
·健康林林分类型特征 | 第45-46页 |
·亚健康林林分类型特征 | 第46-47页 |
·不健康林林分类型特征 | 第47页 |
·典型优势树种健康情况分析 | 第47-50页 |
·桦树林森林健康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蒙古栎林森林健康情况分析 | 第48-49页 |
·杨树林森林健康情况分析 | 第49页 |
·落叶松林森林健康情况分析 | 第49-50页 |
·油松林森林健康情况分析 | 第50页 |
·森林健康分类经营对策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7、结论与讨论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4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