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形态与版式设计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简述 | 第10-12页 |
2 汉字形态与平面设计的共通性分析 | 第12-29页 |
·汉字形态概述 | 第12-14页 |
·汉字简述 | 第12页 |
·古代汉字形态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近现代对于汉字形态的应用 | 第13页 |
·汉字形态的总体演变 | 第13-14页 |
·古典文献《说文解字》简述 | 第14页 |
·汉字造型特征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的异同 | 第14-17页 |
·汉字形象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异同 | 第14-15页 |
·汉字与自然的关系 | 第15-17页 |
·汉字笔画与平面内元素的共通性研究 | 第17-24页 |
·点对于整个平面布局的调动作用 | 第17-20页 |
·汉字中直线与弧线的属性分析 | 第20-21页 |
·汉字起笔、拐角、转折中蕴涵的版式设计法则探究 | 第21-24页 |
·汉字形态中的阴阳虚实 | 第24-29页 |
·古代关于平面布局的理论 | 第25-26页 |
·汉字中空间与留白的作用 | 第26页 |
·汉字与平面内"气"的应用研究 | 第26-28页 |
·汉字中笔画的虚实关系及其难以控制的点 | 第28-29页 |
3 汉字结构与构图方法研究 | 第29-48页 |
·汉字结构中黄金分割的作用与意义 | 第29-34页 |
·黄金分割的应用 | 第29-31页 |
·古代汉字中的黄金分割分析 | 第31-32页 |
·现代汉字中的黄金分割分析 | 第32-33页 |
·版式设计中的黄金分割分析 | 第33-34页 |
·汉字结构与网格设计的相同性分析 | 第34-39页 |
·网格内平面布局的主次关系 | 第34-35页 |
·分栏与比例 | 第35-36页 |
·"F"型网页设计模式的变通分析 | 第36-38页 |
·网页的可适性与灵活性处理 | 第38-39页 |
·汉字组合形态与构图方法研究 | 第39-48页 |
·"品"字形构图方法及应用范围 | 第39-41页 |
·对角式构图方法及应用范围 | 第41-42页 |
·四分之三环绕式组合 | 第42-44页 |
·自由式构图 | 第44-45页 |
·不同形态组合搭配应遵循的原则 | 第45-48页 |
4 汉字应用于版式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 第48-58页 |
·汉字整体形态之于版式设计的方法研究 | 第48-52页 |
·将汉字形态转化成版式的途径 | 第48页 |
·汉字形态直接转化成版式语言 | 第48-49页 |
·灵活多变的应用汉字形态 | 第49-51页 |
·区域的划分与组合 | 第51-52页 |
·解析适宜版式设计的汉字 | 第52-58页 |
·适合版式设计的汉字的特征 | 第52-53页 |
·汉字转化成版式的操作步骤及分析 | 第53-58页 |
5 从汉字蕴涵的禅宗美学观解析中国化版式 | 第58-62页 |
6 汉字应用于版式设计的方法与适用人群 | 第62-67页 |
·汉字形态应用于版式设计的方法总结 | 第62-63页 |
·汉字形态应用于版式设计的适用人群 | 第63-67页 |
·对于版式设计初学者的适用 | 第64-65页 |
·对于平面设计师的适用 | 第65-67页 |
7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