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意义及本文所用方法概述 | 第14-17页 |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建模及操作优化 | 第14-15页 |
·乙炔加氢反应器软测量建模 | 第15-17页 |
·滤波方法在乙炔加氢软测量校正中的应用 | 第17页 |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建模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建模方法的应用现状 | 第18-20页 |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优化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优化方法应用现状 | 第21页 |
·乙炔加氢反应器软测量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乙炔加氢反应器建模方法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滤波方法概述 | 第23页 |
·粒子滤波方法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操作优化及滤波估计的基本理论 | 第26-40页 |
·引言 | 第26页 |
·优化方法的研究 | 第26-35页 |
·序列无约束极小化方法 | 第26-29页 |
·可变容差法 | 第29-33页 |
·协同进化的微粒群优化方法 | 第33-35页 |
·滤波估计方法的研究 | 第35-39页 |
·卡尔曼滤波估计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粒子滤波估计基本理论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工艺模型及操作优化 | 第40-56页 |
·引言 | 第40页 |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模型 | 第40-48页 |
·FCC工艺流程 | 第40-41页 |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关联模型 | 第41-47页 |
·关联模型的功能 | 第47-48页 |
·关联模型的准确度比较 | 第48页 |
·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及操作变量的确定 | 第48-51页 |
·目标函数 | 第49页 |
·优化变量的选择 | 第49-50页 |
·约束条件 | 第50-51页 |
·优化结果 | 第51-54页 |
·SUMT法,可变容差法,CPSO法产值最优优化结果 | 第51-52页 |
·产值优化方案优化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五种产率最优方案的优化结果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乙炔加氢装置软测量建模及滤波估计 | 第56-78页 |
·引言 | 第56页 |
·乙炔加氢反应器软测量模型结构 | 第56-65页 |
·装置及工艺介绍 | 第56-57页 |
·控制目标 | 第57-58页 |
·控制结构 | 第58页 |
·乙炔加氢反应器模型结构 | 第58-65页 |
·数据采集、预处理、模型参数辨识及离线验证 | 第65-71页 |
·数据采集 | 第65-67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67页 |
·模型辨识 | 第67-70页 |
·模型验证 | 第70-71页 |
·几种滤波估计方法的结果及比较 | 第71-73页 |
·卡尔曼滤波校正结果 | 第71-72页 |
·粒子滤波校正结果 | 第72-73页 |
·滤波估计结果比较 | 第73页 |
·乙炔加氢装置软仪表软件 | 第73-77页 |
·软件结构 | 第73-74页 |
·软件功能介绍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8-90页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