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界定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工作假说和研究目标 | 第14页 |
·技术路线和文章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分工的理论渊源与主要分工理论 | 第16-22页 |
·分工思想的渊源 | 第16页 |
·静态区域分工理论 | 第16-18页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7-18页 |
·动态区域分工理论 | 第18-20页 |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效益 | 第20-22页 |
·区域产业分工的经济效益 | 第20页 |
·区域产业合作的经济效益 | 第20-21页 |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关系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泛长三角产业分工现状 | 第22-29页 |
·区域分工演变——基于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分析 | 第22-23页 |
·区域比较优势产业演变——基于区位商指数的分析 | 第23-27页 |
·区域间产业分工的一般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9-35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别及其识别 | 第29-31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别 | 第29-30页 |
·模型的识别 | 第30-31页 |
·实证模型的选择与指标的选取 | 第31-32页 |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面板数据模型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五章 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对策 | 第35-42页 |
·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总体思路 | 第35-38页 |
·开展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 第35-37页 |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总体原则 | 第37-38页 |
·加强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主要对策 | 第38-42页 |
·强化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推动力量 | 第38-39页 |
·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良好平台 | 第39页 |
·打破区域行政分割,构建一体化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 第39-41页 |
·加强对泛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表1 1997 年泛长三角区域四省一市区位商指数 | 第46-47页 |
附表2 2002 年泛长三角区域四省一市区位商指数 | 第47-48页 |
附表3 2007 年泛长三角区域四省一市区位商指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