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智能代理中面向动态服务聚合的模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支持语义互操作的融合网络服务环境第12-24页
   ·电信服务语义化第12-16页
     ·电信开放服务框架第12页
     ·Parlay API与Parlay X web services第12-13页
     ·Parlay X的语义化模型第13-16页
   ·Web Service相关技术介绍第16-17页
     ·Web Service架构第16页
     ·SOAP第16-17页
     ·WSDL第17页
   ·Web服务语义化第17-21页
     ·OWL-S技术第18-19页
     ·WSMO技术第19-21页
     ·WSMO和OWL-S的区别第21页
   ·支持语义互操作的融合服务环境第21-24页
第三章 融合网络服务动态聚合模型第24-30页
   ·服务聚合研究现状第24页
   ·以用户为中心上下文驱动的动态服务聚合模型(UCCDSAM)第24-28页
     ·同意愿服务概念第25-27页
     ·以用户为中心上下文聚合的服务聚合模型第27-28页
   ·融合网络服务动态聚合工作流程第28-30页
     ·服务的第一级映射——定制服务第28页
     ·服务的第二级映射——动态聚合服务第28-30页
第四章 智能代理的优化需求第30-39页
   ·引言第30-31页
   ·服务动态聚合算法第31-34页
     ·用户需求的形式化描述第31-32页
     ·逻辑维映射算法第32-34页
     ·资源维映射算法第34页
   ·功能需求第34-37页
     ·服务处理需求第35-36页
     ·用户需求处理需求第36-37页
     ·消息处理能力需求第37页
   ·非功能需求第37-39页
第五章 智能代理的优化设计与实现第39-53页
   ·智能代理的总体结构第39-40页
   ·智能代理的工作流程设计第40-42页
     ·基本服务的管理第40页
     ·用户需求的采集第40-41页
     ·服务聚合流程第41-42页
   ·智能代理的技术选择第42-44页
   ·智能代理各模块设计和实现第44-53页
     ·消息格式的设计第44-46页
     ·用户接口的设计及实现第46-47页
     ·消息处理器的设计及实现第47-48页
     ·用户偏好本体建模和存取设计及实现第48-50页
     ·IA CN的设计及实现第50-53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53-60页
   ·概述第53页
   ·测试方案第53-59页
     ·测试环境第53-54页
     ·应用场景设计第54-55页
     ·测试条件与数据第55-59页
   ·结果分析第59-60页
第七章 总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75页
 附录1 智能代理中几类消息格式第64-65页
 附录2 健康监控的统一服务模板第65-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77页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工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互联网流量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RFID的跟踪算法设计及在访客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