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惊悚电影类型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惊悚片及其风格特征 | 第10-20页 |
第一节 什么是惊悚片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惊悚片的主题类型 | 第12-15页 |
一、社会暴力型 | 第12页 |
二、灵异宗教型 | 第12-13页 |
三、精神错乱型 | 第13-14页 |
四、世界危机型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惊悚片的形态样式 | 第15-20页 |
一、德国表现主义:惊悚片的形式表现风格 | 第16-17页 |
二、哥特小说:惊悚片的主题表达源起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观众惊悚心理的生成 | 第20-31页 |
第一节 视点镜头的心理效应 | 第21-25页 |
一、视点镜头的类别 | 第22-23页 |
二、“惊悚视点”的构成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色彩象征的感官体验 | 第25-28页 |
一、象征性 | 第26页 |
二、文化性 | 第26-27页 |
三、情绪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悬念叙事的应激反应 | 第28-31页 |
一、悬念的心理应激性 | 第28-29页 |
二、悬念的设置法则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美国惊悚电影的类型意识 | 第31-41页 |
第一节 观众接受需要的维护 | 第31-34页 |
一、观众对惊悚电影的现实体会 | 第32-33页 |
二、惊悚电影推动下的审美意识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惊悚类型意识的生成 | 第34-37页 |
一、类型电影与类型信念 | 第35-36页 |
二、惊悚电影的类型制作方式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电锯惊魂》—作为独立制片公司的成功案例 | 第37-41页 |
一、独立电影的生存模式 | 第38-39页 |
二、《电锯惊魂》—狮门公司的成功案例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深层文化意蕴的传递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女性形象表达的新方向 | 第41-44页 |
一、惊悚类型片创作的内部代谢 | 第41-43页 |
二、惊悚主题表达的需要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宗教命运悲剧的追思 | 第44-48页 |
一、命运悲剧的特质表达 | 第45-46页 |
二、宿命思想的呈现方式 | 第46-47页 |
三、悲剧美学特质的影像展现 | 第47-48页 |
第三节 集体异化形象表现的本质 | 第48-51页 |
一、全球性视野的认同 | 第48-49页 |
二、群体异化的文化考察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