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策略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概念及内涵 | 第17-21页 |
| ·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区位论 | 第17页 |
|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17-18页 |
| ·地租地价理论 | 第18页 |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 ·集约利用及相关概念辨证关系 | 第19-20页 |
| ·合理利用 | 第19页 |
| ·持续利用 | 第19页 |
| ·节约利用 | 第19-20页 |
| ·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凉州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的FUZZY 综合评价 | 第21-51页 |
| ·研究区域的概况 | 第21-28页 |
| ·地理区位 | 第21页 |
| ·自然与气候条件 | 第21页 |
| ·经济发展情况 | 第21-24页 |
| ·凉州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 ·凉州区农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 ·FUZZY 综合评价的范围及总体思路 | 第28-29页 |
| ·评价的范围 | 第28页 |
| ·fuzzy 综合评价的总体思路 | 第28-29页 |
| ·凉州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6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0-31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1-32页 |
| ·具体指标说明 | 第32-34页 |
| ·评价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 第34-36页 |
| ·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 | 第36-41页 |
| ·因子分析法 | 第36-38页 |
| ·确定公因子个数 | 第38-39页 |
| ·计算各乡镇综合排序 | 第39-40页 |
|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 第40-41页 |
| ·FUZZY 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 | 第41-42页 |
| ·FUZZY 综合评价的数学原理 | 第41-42页 |
| ·模型及定义 | 第42页 |
| ·FUZZY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步骤 | 第42-49页 |
| ·进行模糊变化 | 第43页 |
| ·确定各乡镇评价指标的集约利用等级 | 第43-44页 |
| ·建立隶属函数 | 第44-46页 |
| ·建立评价因素与评语级之间的模糊关系 | 第46-47页 |
| ·评判矩阵的复合运算 | 第47页 |
| ·评价结果 | 第47-49页 |
| ·结论分析 | 第49-51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页 |
| ·特别说明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凉州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管理机制对策 | 第51-54页 |
| ·充分挖掘农用地空间集约利用潜力 | 第51页 |
| ·不断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 | 第51-52页 |
| ·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充分利用存量土地 | 第52页 |
| ·实现农用地的占补平衡,加快农用地生态环境建设 | 第52-53页 |
| ·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 | 第53页 |
| ·加强集约用地的配套政策及长效机制研究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本文的主要成果 | 第54页 |
| ·本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
| 个人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