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FSW/FSP 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搅拌工具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微观组织研究 | 第13-14页 |
·温度场的分布 | 第14-16页 |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 第16-23页 |
·第二相粒子分布研究 | 第17-18页 |
·焊缝区显微硬度研究 | 第18-21页 |
·织构的演变 | 第21-2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热处理工艺 | 第26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26页 |
·搅拌摩擦加工(FSP) | 第26-27页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27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7-28页 |
·SEM-ECC(Electron Channeling Contrast)及样品的制备 | 第28页 |
·SEM-EBSD 测量 | 第28-29页 |
·TEM 及样品制备 | 第29-30页 |
3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7075 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的微观组织研究 | 第30-46页 |
·固溶态7075 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后的微观组织 | 第30-35页 |
·搅拌摩擦加工前母材组织 | 第30页 |
·搅拌摩擦加工后各区域微观组织 | 第30-35页 |
·时效态7075 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后的微观组织 | 第35-39页 |
·焊核区组织演变 | 第36-38页 |
·热机影响区组织分析 | 第38-39页 |
·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 第39页 |
·不同初始状态的7075 铝合金垂直于轧向搅拌摩擦加工的微观组织 | 第39-44页 |
·宏观形貌 | 第39-41页 |
·焊核区组织对比 | 第41-42页 |
·热机影响区组织分析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4 两种初始状态的7075 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后的显微硬度研究 | 第46-74页 |
·固溶态与时效态7075 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处理后加工区的显微硬度研究 | 第46-58页 |
·固溶态7075 铝合金FSP 加工区的硬度分布 | 第46-51页 |
·时效态7075 合金FSP 加工区的硬度分布 | 第51-55页 |
·固溶态与时效态7075 铝合金FSP 加工区的硬度分布对比研究 | 第55-58页 |
·第二相对硬度分布的影响 | 第58-69页 |
·ECC 形貌 | 第59-65页 |
·TEM 观察 | 第65-69页 |
·两种状态合金垂直于轧向搅拌摩擦加工各层面的显微硬度研究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5 两种状态的7075 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的微观组织和织构的演变 | 第74-100页 |
·初始母材微观织构 | 第74-75页 |
·固溶态7075 铝合金FSP 的微观组织结构演变 | 第75-87页 |
·回退侧TMAZ 的微观组织及织构的研究 | 第76-79页 |
·前进侧TMAZ 的微观组织及织构的研究 | 第79-83页 |
·焊核区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 | 第83-87页 |
·时效态7075 铝合金FSP 的微观组织演变 | 第87-97页 |
·焊核区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 | 第87-90页 |
·前进侧TMAZ 的微观组织及织构的研究 | 第90-94页 |
·回退侧TMAZ 的微观组织及织构的研究 | 第94-97页 |
·小结 | 第97-100页 |
6 结论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附录 | 第110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