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我国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完善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一般原理第13-20页
 (一)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概念第13-14页
 (二)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性质第14-17页
  1. 观点简述第14-15页
  2. 本文观点第15-17页
 (三)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功能定位第17-20页
  1. 保障基本人权、彰显人文关怀第17-18页
  2. 法院救助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第18页
  3. 实现司法效果、提升司法权威第18-19页
  4. 促进司法和谐、增进社会和谐第19-20页
二、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基础研究第20-30页
 (一)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法理基础第20-24页
  1. 国家责任理论第20-21页
  2. 社会福利理论第21-22页
  3. 风险均沾思想第22页
  4. 利益均衡理论第22-23页
  5. 回应型法的理念第23-24页
 (二)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现实基础第24-30页
  1. 目前制度的缺失第24-26页
  2. 司法实务的要求第26页
  3. 替代可能性的考量第26-29页
  4. 国家政策的支持第29页
  5. 社会治安模式的支持第29-30页
三、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现状考察第30-42页
 (一)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制度性规定第30-38页
  1. 已形成省级统一制度的地区第30-32页
  2. 全国其他地区第32-34页
  3. 各地做法的异同与评析第34-38页
 (二)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典型案例第38-42页
  1. 云南宣威"徐天华、晏双凤"案第39页
  2. 重庆荣昌"翁东鸿"案第39-41页
  3. 两起案件的比较与启示第41-42页
四、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完善构想第42-56页
 (一) 执行救助基金的来源第42-45页
  1. 政府财政预算第43页
  2. 诉讼费用第43页
  3. 执行罚金第43-44页
  4. 社会捐款及慈善款项第44页
  5. 社区服务收入第44页
  6. 基金的孳息及回收第44-45页
 (二)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适用条件第45-47页
  1. 案件类型第45-46页
  2. 申请执行人第46-47页
  3. 被执行人及法院第47页
 (三) 执行救助基金的发放第47-52页
  1. 发放机构第48-49页
  2. 发放金额第49-50页
  3. 发放程序第50-52页
   (1) 申请程序第50-51页
   (2) 审查程序第51页
   (3) 决定程序第51-52页
   (4) 发放程序第52页
  4. 发放的排他效力第52页
 (四) 执行救助基金的扣除第52-53页
 (五) 对恶意骗取执行救助基金行为的制裁第53-56页
  1. 民事制裁亦或行政制裁第53-54页
  2. 刑事制裁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诉讼保险制度研究
下一篇:政治学视野中的侦查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