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目录 | 第1页 |
表目录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国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 第18-19页 |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 | 第19-21页 |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概述 | 第21-24页 |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 第21-22页 |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2-24页 |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24-27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8页 |
·理论框架中的基本概念 | 第28-35页 |
·影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的内在因素和中间变量 | 第28-33页 |
·影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的外在因素和自变量 | 第33-35页 |
·影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的几个命题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8-44页 |
·调研问卷设计 | 第38-39页 |
·村级问卷的主要内容 | 第38-39页 |
·农户问卷的主要内容 | 第39页 |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 第39-41页 |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39-40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0-41页 |
·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与运行 | 第44-74页 |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第44-49页 |
·研究区域受访村庄基本特征分析 | 第44-47页 |
·研究区域受访农民及农户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研究区域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49-53页 |
·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 第49-52页 |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 | 第52-53页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中行动者的行为分析 | 第53-66页 |
·村委会在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 第53-59页 |
·村民在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 第59-64页 |
·行动者对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行为分析 | 第64-66页 |
·影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的外部变量分析 | 第66-70页 |
·村庄特征分析 | 第66-68页 |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制度分析 | 第68-70页 |
·外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第70页 |
·基于IAD框架的综合分析 | 第70-74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4-78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政策建议 | 第75-77页 |
·进一步的讨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