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基本理论 | 第13-26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 | 第13-20页 |
一、个人信息的涵义 | 第13-15页 |
二、个人信息的法律特征 | 第15-17页 |
三、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7-20页 |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 | 第20-22页 |
一、个人信息权的涵义 | 第20-21页 |
二、个人信息权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意义 | 第22-25页 |
一、控制行政权滥用,保障个人权利 | 第22-23页 |
二、促进信息的共享与自由流通 | 第23-24页 |
三、推进政府信息化进程 | 第24页 |
四、深化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与国际接轨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国外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立法及借鉴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概况 | 第26-30页 |
一、欧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6-28页 |
二、美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8-29页 |
三、日本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国外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借鉴意义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 第34-48页 |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34-39页 |
一、宪法的规定 | 第34-35页 |
二、法律的规定 | 第35-36页 |
三、行政法规的规定 | 第36-38页 |
四、部门规章的规定 | 第38页 |
五、行业自律规定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9-44页 |
第三节 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一、我国缺乏对个人权利保护的传统 | 第44-45页 |
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 第45页 |
三、经济利益的驱动 | 第45-46页 |
四、公民对个人信息缺乏保护意识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制度完善 | 第48-61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原则 | 第48-50页 |
一、目的明确原则 | 第48-49页 |
二、公开原则 | 第49页 |
三、职权法定原则 | 第49-50页 |
四、安全保护原则 | 第50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 | 第50-55页 |
一、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51-53页 |
二、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 第53-54页 |
三、完善其他法律规定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55-60页 |
一、建立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监督制度 | 第56-58页 |
二、建立政府主导下的行业自律制度 | 第58-59页 |
三、建立公众参与与监督制度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