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22-40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生态效率及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资源型央企 | 第23-24页 |
·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4-28页 |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 第25页 |
·央企的企业性与社会性统一原则 | 第25-26页 |
·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原则 | 第26-28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8-36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8-30页 |
·利益相关理论 | 第30-33页 |
·博弈论 | 第33-36页 |
·央企社会责任理论 | 第36-39页 |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 第36-38页 |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基于生态效率的资源型央企博弈模型 | 第40-68页 |
·资源型央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分析 | 第40-51页 |
·资源型央企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 第40-43页 |
·基于生态效率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 | 第43-51页 |
·资源型产业生态效率博弈分析 | 第51-59页 |
·矿产权一级市场拍卖博弈 | 第51-55页 |
·二级市场的进入/阻挠博弈 | 第55-59页 |
·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效率博弈分析 | 第59-66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任务分配博弈 | 第60-63页 |
·生态效率提升监管博弈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型 | 第68-82页 |
·企业生态效率与区域、产业生态效率 | 第68-70页 |
·企业生态效率的核心作用 | 第68-69页 |
·三种生态效率的层次性关系 | 第69-70页 |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机制 | 第70-73页 |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的一体化模型 | 第73-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的评价 | 第82-99页 |
·生态效率的评价 | 第82-83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83-86页 |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86-91页 |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层次 | 第87-90页 |
·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90-91页 |
·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91-98页 |
·综合评价法 | 第91-93页 |
·数据包络分析 | 第93-97页 |
·评价数据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6章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路径 | 第99-114页 |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目标 | 第99-100页 |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可供选择的路径 | 第100-104页 |
·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路径的优化选择 | 第104-113页 |
·资源型央企生长期生态效率提升路径选择 | 第105-108页 |
·资源型央企发展期生态效率提升路径选择 | 第108-110页 |
·资源型央企成熟期生态效率提升路径选择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7章 实证分析 | 第114-134页 |
·中煤集团生态效率现状分析 | 第114-123页 |
·中煤集团生态效率提升实施 | 第123-129页 |
·中煤集团生态效率效果评价 | 第129-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34-138页 |
·全文总结 | 第134-135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5-136页 |
·研究展望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4-1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