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律本体构建及其推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人工智能,知识工程与法律 | 第11-13页 |
·电子政务与法制信息化建设 | 第13-14页 |
·法律本体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9-2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0-48页 |
·本体 | 第20-24页 |
·本体概念 | 第20-21页 |
·本体语言 | 第21-22页 |
·本体构建方法及工具 | 第22-24页 |
·法律相关理论 | 第24-35页 |
·法律一般原理 | 第24-27页 |
·法律结构与内容 | 第27-33页 |
·法律语言 | 第33-35页 |
·法律本体概述 | 第35-47页 |
·本体与法律 | 第35-36页 |
·法律本体类型 | 第36-39页 |
·法律本体典型实例 | 第39-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3 土地法律知识与本体 | 第48-75页 |
·土地法律 | 第48-51页 |
·土地法律的概念和渊源 | 第48-49页 |
·土地法律的调整对象和主要特征 | 第49-51页 |
·土地法律知识分类 | 第51-60页 |
·土地法律框架及规范分类 | 第51-54页 |
·土地法律知识分类 | 第54-60页 |
·土地法律知识分类的特点 | 第60页 |
·理论分类与本体 | 第60-62页 |
·基于本体的土地法律知识分类及表示 | 第62-74页 |
·法律知识表示方法 | 第62-67页 |
·土地法律知识本体分类及表示 | 第67-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4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 | 第75-118页 |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原则 | 第75-79页 |
·法律领域概念化过程特点 | 第75-78页 |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应依据的原则 | 第78-79页 |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方法 | 第79-82页 |
·土地法律本体范围确定 | 第81-82页 |
·土地法律本体可复用的本体 | 第82-86页 |
·LRI-Core | 第82-85页 |
·DOLCE | 第85-86页 |
·确定土地法律本体的重要术语 | 第86-97页 |
·土地法律基本术语 | 第86-88页 |
·土地法律术语扩充方法 | 第88-89页 |
·土地法律概念的形式化表达 | 第89-97页 |
·土地法律本体类及层级关系 | 第97-117页 |
·物理实体 | 第99-104页 |
·规范类 | 第104-109页 |
·精神实体 | 第109-111页 |
·角色 | 第111-113页 |
·属性 | 第113-115页 |
·抽象实体 | 第115-116页 |
·发生 | 第116页 |
·类的属性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5 土地法律本体推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 第118-133页 |
·土地法律规则的描述 | 第118-122页 |
·法律条文的本体分析 | 第118-120页 |
·法律条文到本体规则的转化 | 第120-122页 |
·土地法律本体推理机制研究 | 第122-125页 |
·规范推理 | 第122-124页 |
·土地法律本体推理 | 第124-125页 |
·土地法律信息服务 | 第125-131页 |
·土地法律查询 | 第127-130页 |
·土地法律咨询 | 第130-131页 |
·小结 | 第131-13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3-134页 |
·研究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9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