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理论探讨 | 第10-16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社会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环境系统 | 第10-11页 |
2、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 | 第11-12页 |
(二)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3页 |
1、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概念 | 第12-13页 |
2、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特征 | 第13页 |
(三) 协调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自组织理论 | 第13-14页 |
2、协同论 | 第14-16页 |
二、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政府系统的协调 | 第16-31页 |
(一)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政府系统的关系 | 第16-19页 |
1、政府主导是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政府系统关系的主要特点 | 第16-19页 |
2、高效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强力政府系统的有机藕合是理想模式 | 第19页 |
(二)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政府系统协调现状 | 第19-25页 |
1、旅游管理体制 | 第19-22页 |
2、旅游产业政策 | 第22-24页 |
3、旅游法律法规 | 第24-25页 |
4、旅游投资 | 第25页 |
(三)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政府系统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1、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产业不够协调 | 第25-26页 |
2、旅游产业政策与旅游产业不够协调 | 第26页 |
3、旅游法律法规与旅游产业不够协调 | 第26-27页 |
4、旅游投资与旅游产业不够协调 | 第27-28页 |
(四)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政府系统协调的对策 | 第28-31页 |
1、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 第28-29页 |
2、完善旅游产业政策 | 第29页 |
3、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 | 第29页 |
4、培育旅游投资机制 | 第29-31页 |
三、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科技系统的协调 | 第31-40页 |
(一)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科技系统的关系 | 第31-33页 |
1、科技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 第31-32页 |
2、旅游业也促进了科技的健康发展 | 第32-33页 |
(二)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科技系统协调现状 | 第33-35页 |
1、科技旅游产品 | 第33页 |
2、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 第33-34页 |
3、旅游管理信息化 | 第34-35页 |
(三)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科技系统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1、科技应用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 第35页 |
2、科技投入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 第35-36页 |
3、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 第36-37页 |
(四)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科技系统协调的对策 | 第37-40页 |
1、加强科技在旅游生产力要素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2、构建多元化的旅游科技投入体系 | 第38页 |
3、建立旅游科研人才体系 | 第38-39页 |
4、完善旅游科研开发体系 | 第39-40页 |
四、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协调 | 第40-48页 |
(一)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关系 | 第40页 |
1、教育为旅游业提供了智力保障 | 第40页 |
2、旅游业为教育发展提供方向 | 第40页 |
(二)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教育系统协调现状 | 第40-43页 |
1、旅游教育规模 | 第41-42页 |
2、旅游教育专业建设 | 第42-43页 |
3、旅游业人力资源 | 第43页 |
(三)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教育系统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1、旅游教育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不够协调 | 第43-44页 |
2、旅游教育结构与旅游业需求不够匹配 | 第44页 |
3、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缺乏沟通与交流 | 第44-45页 |
(四)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教育系统协调的对策 | 第45-48页 |
1、深化旅游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45页 |
2、旅游教育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 第45-46页 |
3、实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 第46-48页 |
五、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协调 | 第48-56页 |
(一)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 | 第48-49页 |
1、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 第48页 |
2、旅游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 | 第48-49页 |
(二)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文化系统协调现状 | 第49-51页 |
1、缺乏明确的旅游价值观 | 第49-50页 |
2、征服改造旅游客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方式 | 第50-51页 |
3、旅游道德意识薄弱 | 第51页 |
(三)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文化系统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1、注重经济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 第51-52页 |
2、传统的思维方式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52-53页 |
3、旅游道德观念薄弱,旅游非道德行为广泛存在 | 第53页 |
(四)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文化系统协调的对策 | 第53-56页 |
1、明确旅游业的功能定位 | 第53-54页 |
2、以和谐思维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 | 第54页 |
3、营造旅游道德互律氛围,形成良好的旅游道德风尚 | 第54-56页 |
六、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评价 | 第56-62页 |
(一) 评价的对象与原则 | 第56页 |
1、评价对象 | 第56页 |
2、评价原则 | 第56页 |
(二)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6-62页 |
1、指标的选取 | 第56-57页 |
2、总体构架 | 第57-59页 |
3、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9-61页 |
4、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61页 |
5、综合评分 | 第61页 |
6、阶段状态划分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