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张力减径成型过程模拟及孔型优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钢管张力减径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 ·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1-12页 |
| ·热力耦合有限元技术在金属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 第12页 |
| ·钢管热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钢管张力减径过程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16-25页 |
| ·大变形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 | 第16-18页 |
| ·大变形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16-17页 |
| ·大变形动力学有限元基本解法与求解过程 | 第17-18页 |
| ·热传导方程及数值解法 | 第18-21页 |
| ·热传导方程 | 第18-19页 |
| ·固体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19页 |
| ·导热过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9-20页 |
| ·导热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 第20-21页 |
| ·热力耦合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LS-DYNA数值求解的关键技术 | 第22-23页 |
| ·接触—碰撞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 ·质量缩放控制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钢管本构方程的确定 | 第25-40页 |
| ·试验方案的选择 | 第25-26页 |
| ·试验条件 | 第26-29页 |
| ·高温拉伸试验 | 第29-31页 |
| ·拉伸试样的制备 | 第29页 |
| ·试验过程 | 第29-30页 |
| ·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 ·高温压缩试验 | 第31-35页 |
| ·试样样品制备 | 第31页 |
| ·试验过程 | 第31页 |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31-35页 |
| ·试验数据的修正 | 第35页 |
| ·钢管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本构方程的确定 | 第35-39页 |
| ·材料热变形本构关系的分类 | 第35-37页 |
| ·材料本构方程的选择 | 第37页 |
| ·钢管本构方程的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 ·合金钢12CrMoV大变形弹塑性本构方程的确定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钢管张力减径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0-59页 |
| ·张力减径工艺概述 | 第40-43页 |
| ·张力减径原理 | 第40-41页 |
| ·孔型设计 | 第41-43页 |
| ·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 | 第43-46页 |
| ·基本假设条件 | 第43页 |
| ·材料特性 | 第43-44页 |
| ·物理模型 | 第44-45页 |
| ·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 ·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 ·速度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 ·传热边界条件 | 第47页 |
| ·接触和摩擦 | 第47-50页 |
| ·轧制接触面的特点 | 第47-48页 |
| ·接触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 ·摩擦条件 | 第49-50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 ·DYNA数值计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第50-51页 |
| ·仿真结果的试验验证 | 第51-54页 |
| ·钢管变形区应力分布 | 第54-55页 |
| ·钢管变形区应变分布 | 第55-56页 |
| ·钢管变形区温度分布 | 第56-57页 |
| ·轧制力分布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钢管壁厚不均成因分析与孔型优化设计 | 第59-74页 |
| ·钢管内壁六方形成过程 | 第59-60页 |
| ·内六方成因分析 | 第60-64页 |
| ·轧辊孔型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摩擦对壁厚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温度分布对壁厚的影响 | 第62-64页 |
| ·孔型优化 | 第64-72页 |
| ·孔型优化依据 | 第64-66页 |
| ·孔型优化后的模拟结果 | 第66-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