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5页 |
·科学技术与和谐发展 | 第10-13页 |
·从人的全面发展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3-15页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7-31页 |
·"生态哲学"思想与理论 | 第17-21页 |
·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 | 第17-18页 |
·当代生态哲学观 | 第18-20页 |
·新生态伦理观 | 第20-21页 |
·"低碳经济"及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绿色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低碳经济"理论 | 第24-26页 |
·论生态·经济·人类 | 第26-31页 |
·生态人类论 | 第26-27页 |
·生态伦理的缺失与修复:生态工程论 | 第27-28页 |
·生态·经济双优耦合论 | 第28-31页 |
第3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39页 |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31-34页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中国政府大力倡导 | 第32-33页 |
·低碳进程中的"得与失" | 第33-34页 |
·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源分析 | 第34-39页 |
·高碳特征的客观资源限制 | 第34-35页 |
·低碳意识不足的主观影响 | 第35-39页 |
第4章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 第39-47页 |
·提高全民低碳意识 | 第39-43页 |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点 | 第39-40页 |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任务 | 第40-43页 |
·塑造"中国式"低碳社会环境的具体建议 | 第43-47页 |
·宏观层面 | 第43-44页 |
·中观层面 | 第44-45页 |
·微观层面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工作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