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不作为犯之理论概述第11-25页
 (一) 不作为犯的概念及成立范围第12-16页
  1. 不作为犯的概念第12-13页
  2. 不作为犯的成立范围第13-16页
 (二) 不作为犯的形式可罚性第16-20页
  1. 形式可罚性问题的含义第17页
  2.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代表性观点第17-20页
 (三) 不作为犯的违法等价值性第20-25页
  1. 等价值问题的含义及意义第20-21页
  2. 等价值的范围第21-23页
  3. 等价值的判断标准第23-25页
二、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第25-35页
 (一) 义务的概念第25-28页
 (二) 作为义务的概念及特征第28-31页
  1. 作为义务的概念第28页
  2. 作为义务的特征第28-29页
  3. 作为义务的本质第29-31页
 (三) 作为义务的犯罪论地位第31-34页
  1. 作为义务在不作为犯中的地位第31页
  2. 作为义务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第31-34页
 (四) 研究作为义务的现实意义第34-35页
三、中外作为义务理论的梳理与评析第35-48页
 (一) 形式的作为义务论第36-39页
  1. 大陆法系第36-37页
  2. 英美法系第37-38页
  3. 中国第38-39页
 (二) 实质的作为义务论第39-46页
  1. 大陆法系第39-43页
  2. 中国第43-46页
 (三) 对中外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来源理论的评析第46-48页
  1. 对中外形式作为义务来源理论的评析第46-47页
  2. 对中外实质作为义务来源理论的评述第47-48页
四、对我国作为义务来源理论的思考第48-68页
 (一) 对我国形式作为义务来源的认定第49-66页
  1.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第49-51页
  2. 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作为义务第51-53页
  3. 法律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第53-56页
  4. 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第56-63页
  5. 在特定环境下,基于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引起的作为义务第63-66页
 (二) 对我国实质作为义务理论的探求第66-68页
五、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例作为义务的实质判断第68-72页
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后记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
下一篇:间接故意与自信过失之界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