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项目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项目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似度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词语相似度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2 组块相似度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3 句子相似度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5-24页 |
2.1 中文自动分词技术 | 第15-17页 |
2.1.1 NLPIR汉语分词系统 | 第15页 |
2.1.2 NiuParser汉语分词系统 | 第15-16页 |
2.1.3 结巴中文分词软件 | 第16页 |
2.1.4 ANSJ中文分词软件 | 第16-17页 |
2.2 词语相似度的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 第17-18页 |
2.2.2 基于《同义词词林》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 第18-20页 |
2.3 中文句法分析 | 第20-23页 |
2.3.1 Stanford句法分析器 | 第20-22页 |
2.3.2 哈工大的NLP开放平台LTP | 第22-23页 |
2.3.3 东北大学语义分析系统NiuParser | 第23页 |
2.3.4 ctbparser中文句法分析器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多特征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24-39页 |
3.1 句子相似度的概念 | 第24页 |
3.2 句子的词形相似度 | 第24-26页 |
3.3 句子的词序相似度 | 第26-29页 |
3.4 句子的词性相似度 | 第29-32页 |
3.4.1 句子的词性相似度的相关概念 | 第30-31页 |
3.4.2 句子的词性相似度的算法描述 | 第31-32页 |
3.5 句子的结构相似度 | 第32-34页 |
3.5.1 相关概念及定义 | 第33-34页 |
3.5.2 句子的结构相似度的计算 | 第34页 |
3.6 句子的句法相似度 | 第34-37页 |
3.6.1 依存句法简介 | 第34-36页 |
3.6.2 依存句法相似度 | 第36-37页 |
3.7 句子的语义相似度 | 第37页 |
3.8 多特征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37-3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多特征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模型的实现 | 第39-53页 |
4.1 中文自动分词的实现 | 第39-42页 |
4.1.1 NLPIR分词系统简介 | 第39-40页 |
4.1.2 NLPIR的初始化 | 第40-41页 |
4.1.3 NLPIR的使用方法 | 第41-42页 |
4.1.4 NLPIR的结束 | 第42页 |
4.2 句子的词形相似度的实现 | 第42-43页 |
4.3 句子的词序相似度的实现 | 第43-47页 |
4.4 句子的词性相似度的实现 | 第47-49页 |
4.5 句子的结构相似度的实现 | 第49-50页 |
4.6 句子的句法相似度的实现 | 第50-51页 |
4.7 句子的语义相似度的实现 | 第51-52页 |
4.8 多特征的句子相似度的实现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5.1 系统的测试数据集 | 第53-57页 |
5.1.1 MSRP数据集 | 第53-54页 |
5.1.2 STS数据集 | 第54页 |
5.1.3 RTE3 数据集 | 第54-55页 |
5.1.4 基于RG词语翻译的句子对 | 第55-57页 |
5.2 系统的评价标准 | 第57-58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1-63页 |
6.1 主要的工作 | 第61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1页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