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赘余斜拉杆的框架结构抗倒塌分析与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国外防止结构倒塌的标准 | 第16-18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倒塌机制研究 | 第20-30页 |
| 2.1 连续性倒塌的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 2.2 连续性倒塌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 2.2.1 构件的延性 | 第23-24页 |
| 2.2.2 鲁棒性 | 第24页 |
| 2.2.3 结构的冗余度 | 第24-25页 |
| 2.3 偶然荷载作用 | 第25-26页 |
| 2.3.1 偶然荷载的类型 | 第25-26页 |
| 2.3.2 偶然荷载的特点 | 第26页 |
| 2.4 混凝土结构倒塌机制 | 第26-28页 |
| 2.4.1 倒塌过程 | 第26-28页 |
| 2.4.2 倒塌机理 | 第28页 |
| 2.5 评判标准 | 第28-2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分析方法与关键构件数值模拟 | 第30-52页 |
| 3.1 设计方法 | 第30-33页 |
| 3.1.1 设计应用 | 第31-33页 |
| 3.2 分析方法 | 第33-36页 |
| 3.2.1 线性静力分析 | 第33-34页 |
| 3.2.2 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34-35页 |
| 3.2.3 非线性动力分析 | 第35-36页 |
| 3.2.4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3.3 确定关键构件 | 第36-49页 |
| 3.3.1 施加荷载 | 第37-38页 |
| 3.3.2 模型设计 | 第38-39页 |
| 3.3.3 设计参数及配筋结果 | 第39-40页 |
| 3.3.4 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40-41页 |
| 3.3.5 模型分析 | 第41-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 第四章 增设赘余斜拉杆的框架数值模拟 | 第52-66页 |
| 4.1 数值模拟 | 第52-53页 |
| 4.1.1 模型建立 | 第52页 |
| 4.1.2 分析平台 | 第52-53页 |
| 4.2 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 4.3 分析过程 | 第54-55页 |
| 4.4 分析结果输出 | 第55-59页 |
| 4.5 未加斜拉杆的原结构Pushover分析 | 第59-62页 |
| 4.6 结构抗倒塌能力 | 第62-63页 |
| 4.7 结构抗倒塌能力总结 | 第63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 5.1 总结 | 第66-67页 |
| 5.1.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 5.1.2 存在的问题 | 第67页 |
| 5.2 展望 | 第67-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