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1页 |
1.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1.1 植物体胚发生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1.2 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 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1 SERK基因 | 第16-17页 |
1.2.2 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7-18页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研究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2 内参基因 | 第19-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 第21-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材料灭菌 | 第21页 |
2.1.3 外植体的制备 | 第21-22页 |
2.1.4 培养基 | 第22页 |
2.1.5 培养步骤 | 第22页 |
2.1.6 培养条件 | 第22页 |
2.1.7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2.1 消毒试剂及处理时间对水曲柳体胚诱导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2 不同激素浓度对水曲柳体细胞胚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 讨论 | 第25-26页 |
2.3.1 无菌体系的建立 | 第25-26页 |
2.3.2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3.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 第28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3.1.3 水曲柳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3.1.4 水曲柳基因组R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3.1.5 核酸的质量和纯度检测 | 第30页 |
3.1.6 引物设计 | 第30页 |
3.1.7 水曲柳SERK同源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30-31页 |
3.1.8 目的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第31-33页 |
3.1.9 目的片段回收纯化 | 第33页 |
3.1.10 连接 | 第33页 |
3.1.11 转化 | 第33-34页 |
3.1.12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和测序 | 第34页 |
3.1.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3.2.1 基因组D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 | 第34-35页 |
3.2.2 R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 | 第35页 |
3.2.3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35-37页 |
3.2.4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cDNA全长的获得 | 第37-38页 |
3.2.5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FmSERK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44页 |
3.3 讨论 | 第44-46页 |
3.3.1 cDNA全长的获得 | 第44-45页 |
3.3.2 SERK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FmSERK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8-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4.1.1 材料 | 第48页 |
4.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8页 |
4.1.3 基因组RNA提取 | 第48页 |
4.1.4 引物设计 | 第48-49页 |
4.1.5 反转录cDNA | 第49页 |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第4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4.2.1 水曲柳基因组总R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 | 第49-51页 |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第51页 |
4.2.3 SERK基因在水曲柳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表达 | 第51-52页 |
4.2.4 SERK基因在水曲柳体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 | 第52-53页 |
4.2.5 SERK基因在水曲柳体胚诱导不同时间的表达分析 | 第53-54页 |
4.3 讨论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