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梣论文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1页
    1.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第14-16页
        1.1.1 植物体胚发生研究进展第14-15页
        1.1.2 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第16-18页
        1.2.1 SERK基因第16-17页
        1.2.2 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7-18页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研究中的作用第18-20页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2 内参基因第19-20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第21-2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试验材料第21页
        2.1.2 材料灭菌第21页
        2.1.3 外植体的制备第21-22页
        2.1.4 培养基第22页
        2.1.5 培养步骤第22页
        2.1.6 培养条件第22页
        2.1.7 数据分析第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2.2.1 消毒试剂及处理时间对水曲柳体胚诱导的影响第22-23页
        2.2.2 不同激素浓度对水曲柳体细胞胚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3-25页
    2.3 讨论第25-26页
        2.3.1 无菌体系的建立第25-26页
        2.3.2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8-4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3.1.1 材料与处理方法第28页
        3.1.2 主要试剂第28页
        3.1.3 水曲柳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8-29页
        3.1.4 水曲柳基因组RNA的提取第29-30页
        3.1.5 核酸的质量和纯度检测第30页
        3.1.6 引物设计第30页
        3.1.7 水曲柳SERK同源基因片段的分离第30-31页
        3.1.8 目的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第31-33页
        3.1.9 目的片段回收纯化第33页
        3.1.10 连接第33页
        3.1.11 转化第33-34页
        3.1.12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和测序第34页
        3.1.1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44页
        3.2.1 基因组D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第34-35页
        3.2.2 R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第35页
        3.2.3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片段的分离第35-37页
        3.2.4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SERK基因cDNA全长的获得第37-38页
        3.2.5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FmSERK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8-44页
    3.3 讨论第44-46页
        3.3.1 cDNA全长的获得第44-45页
        3.3.2 SERK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水曲柳体胚发生相关FmSERK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8-5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4.1.1 材料第48页
        4.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8页
        4.1.3 基因组RNA提取第48页
        4.1.4 引物设计第48-49页
        4.1.5 反转录cDNA第49页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第4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4.2.1 水曲柳基因组总R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第49-51页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第51页
        4.2.3 SERK基因在水曲柳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表达第51-52页
        4.2.4 SERK基因在水曲柳体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第52-53页
        4.2.5 SERK基因在水曲柳体胚诱导不同时间的表达分析第53-54页
    4.3 讨论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下一篇:低值水产品发酵微生物堆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