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4 关键词的界定 | 第13-14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6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5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8 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8-36页 |
2.1 国际建筑遗产监测研究动态 | 第18-25页 |
2.1.1 国际遗产监测程序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2.1.2 国际遗产监测实践动态 | 第19-23页 |
2.1.3 国际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综述 | 第23-25页 |
2.2 国内建筑遗产监测研究动态 | 第25-36页 |
2.2.1 国内遗产监测理念和程序发展历程 | 第25-29页 |
2.2.2 国内遗产监测实践动态 | 第29-31页 |
2.2.3 国内遗产地监测工作的常见误区和困局 | 第31-33页 |
2.2.4 国内监测指标体系及技术研究综述 | 第33-36页 |
第3章 木结构的本体监测 | 第36-62页 |
3.1 常见本体病害及成因 | 第37-41页 |
3.1.1 木构架歪闪 | 第37-38页 |
3.1.2 木构件开裂变形 | 第38-40页 |
3.1.3 木材腐朽 | 第40-41页 |
3.1.4 油饰彩画病害 | 第41页 |
3.2 常用本体监测方法及特点 | 第41-48页 |
3.2.1 木构架变形的监测 | 第41页 |
3.2.2 木构件残损的监测 | 第41-47页 |
3.2.3 针对白蚁的监测 | 第47-48页 |
3.2.4 油饰和彩画的监测 | 第48页 |
3.3 监测方法应用实例 | 第48-52页 |
3.4 案例分析——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的变形监测实践 | 第52-62页 |
3.4.1 监测对象和项目背景 | 第52-54页 |
3.4.2 监测方案的制定 | 第54页 |
3.4.3 监测指标及方法 | 第54-55页 |
3.4.4 监测结论 | 第55-57页 |
3.4.5 监测项目特点 | 第57-61页 |
3.4.6 案例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第4章 砖石砌体结构的本体监测 | 第62-85页 |
4.1 常见病害及成因 | 第63-65页 |
4.1.1 基础沉降 | 第63页 |
4.1.2 整体倾斜 | 第63页 |
4.1.3 城台、城墙内部产生薄弱区 | 第63页 |
4.1.4 砌体裂缝 | 第63-64页 |
4.1.5 砌体表面鼓胀 | 第64页 |
4.1.6 砌体表面风化 | 第64-65页 |
4.1.7 砌体内部劣化 | 第65页 |
4.1.8 砖土拱结构的病害 | 第65页 |
4.2 典型病害实例 | 第65-69页 |
4.3 常用监测方法及特点 | 第69-73页 |
4.3.1 变形监测方法 | 第69页 |
4.3.2 内部结构监测方法 | 第69-71页 |
4.3.3 砌体表面监测方法 | 第71-72页 |
4.3.4 砌体强度监测方法 | 第72-73页 |
4.4 监测方法应用实例 | 第73-75页 |
4.5 案例分析——故宫午门城台监测(2010—2015年)实施方案 | 第75-85页 |
4.5.1 项目背景和监测目的 | 第75-77页 |
4.5.2 监测指标及方法 | 第77-81页 |
4.5.3 监测结论 | 第81-83页 |
4.5.4 监测项目特点 | 第83-85页 |
第5章 石窟及石刻类的本体监测 | 第85-116页 |
5.1 常见病害及成因 | 第86-91页 |
5.1.1 窟室岩体失稳 | 第86页 |
5.1.2 岩体裂隙 | 第86-87页 |
5.1.3 石质文物表面病害(盐碱、剥落、溶蚀、污染与变色) | 第87-89页 |
5.1.4 壁画病害(酥碱、起甲、疱疹、裂隙、空鼓、脱落) | 第89-90页 |
5.1.5 窟檐病害 | 第90-91页 |
5.2 典型病害实例 | 第91-93页 |
5.3 常用监测方法 | 第93-96页 |
5.3.1 岩体变形监测 | 第93页 |
5.3.2 岩体裂缝监测 | 第93页 |
5.3.3 石质文物表面变化监测 | 第93-94页 |
5.3.4 渗漏水监测 | 第94页 |
5.3.5 岩体内部监测 | 第94-96页 |
5.4 监测方法应用实例 | 第96-106页 |
5.5 案例分析——颐和园摩崖石刻监测 | 第106-116页 |
5.5.1 项目背景和监测目的 | 第106-108页 |
5.5.2 监测指标及方法 | 第108-112页 |
5.5.3 监测结论 | 第112页 |
5.5.4 监测项目特点 | 第112-114页 |
5.5.6 案例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附录 | 第128-154页 |
附录A 2016年5月采访故宫博物院遗产监测中心狄雅静记录 | 第128-134页 |
附录B 2016年5月采访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施春煜记录 | 第134-140页 |
附录C 2016年5月采访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振强记录 | 第140-142页 |
附录D 2016年6月采访敦煌研究院张正模、柴勃隆记录 | 第142-148页 |
附录E 2016年10月采访云冈石窟研究院卢继文、闫宏彬记录 | 第148-152页 |
附录F 2016年11月采访西安钟鼓楼博物馆冯滨记录 | 第152-15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54-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