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火灾中与火灾后钢材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火灾中与火灾后杆件抗火性能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偏心受压圆钢管火灾全过程有限元分析 | 第15-27页 |
2.1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及受火临界温度 | 第15-17页 |
2.1.1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 | 第15-16页 |
2.1.2 偏心受压构件受火临界温度 | 第16-17页 |
2.2 火灾对钢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 第17-22页 |
2.2.1 热膨胀系数 | 第18页 |
2.2.2 弹性模量 | 第18-19页 |
2.2.3 屈服强度 | 第19-21页 |
2.2.4 应力-应变关系 | 第21-22页 |
2.3 偏心受压圆钢管有限元分析 | 第22-26页 |
2.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2.3.2 有限元模型参数设定 | 第24页 |
2.3.3 偏心受压圆钢管受火临界温度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横向变形分析 | 第27-39页 |
3.1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横向变形影响因素 | 第27-34页 |
3.1.1 转动约束刚度比 | 第27-29页 |
3.1.2 两端弯矩比 | 第29-30页 |
3.1.3 轴向约束刚度比 | 第30-31页 |
3.1.4 过火温度 | 第31-32页 |
3.1.5 长细比 | 第32-33页 |
3.1.6 初始弯矩比 | 第33页 |
3.1.7 初始轴压比 | 第33-34页 |
3.2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横向变形实用计算公式 | 第34-37页 |
3.2.1 单参数回归分析 | 第34页 |
3.2.2 实用计算公式及误差分析 | 第34-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分析 | 第39-49页 |
4.1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39-43页 |
4.1.1 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2 残余横向变形的影响 | 第40-43页 |
4.2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第43-46页 |
4.2.1 火灾后稳定计算公式 | 第43-45页 |
4.2.2 火灾后残余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5章 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实用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 第49-59页 |
5.1 火灾后空间网格结构残余承载力实用设计方法 | 第49-50页 |
5.2 工程概况及火灾场景 | 第50-52页 |
5.3 实用设计方法应用 | 第52-57页 |
5.3.1 火灾前杆件受力状态确定 | 第52-54页 |
5.3.2 火灾后结构残余承载力计算与评估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