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油气层物理论文

超临界CO2强化采气过程页岩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3页
        1.2.1 页岩气国内外勘探开发现状第13-15页
        1.2.2 CO_2地质封存过程储层渗透特性研究第15-17页
        1.2.3 页岩矿物组分及孔、裂隙结构表征第17-20页
        1.2.4 页岩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第20-23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2 样品准备与实验方案第26-42页
    2.1 页岩取样点地质概况第26-27页
    2.2 实验样品加工制备第27-30页
        2.2.1 页岩矿物组分及孔、裂隙结构表征第27-28页
        2.2.2 渗流实验试件准备第28-30页
    2.3 页岩矿物组分及孔、裂隙结构表征实验方法第30-36页
        2.3.1 页岩矿物组分和氧化物含量测试第30-32页
        2.3.2 页岩总有机碳测试第32-33页
        2.3.3 页岩热成熟度测试第33页
        2.3.4 低温N2吸附测试第33页
        2.3.5 高压压汞法测试第33-34页
        2.3.6 电镜扫描(SEM)测试第34-36页
        2.3.7 CT扫描第36页
    2.4 页岩渗流实验系统、实验方案及步骤第36-42页
        2.4.1 裂隙页岩体渗流实验系统第36-37页
        2.4.2 裂隙页岩体渗流实验方案及步骤第37-42页
3 页岩储层基本物性参数及微观孔裂隙结构表征第42-54页
    3.1 页岩基本储层物性参数分析第42-45页
        3.1.1 总有机碳含量(TOC)分析第42-43页
        3.1.2 有机质成熟度(R_0)分析第43页
        3.1.3 矿物组分分析第43-44页
        3.1.4 氧化物含量分析第44-45页
    3.2 页岩微观孔裂隙结构表征分析第45-53页
        3.2.1 低温N2吸附测试分析第45-47页
        3.2.2 压汞测试分析第47-49页
        3.2.3 电镜扫描(SEM)测试分析第49-51页
        3.2.5 CT扫描及三维重构分析第51-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CO_2致裂后裂隙页岩体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第54-78页
    4.1 页岩气开采机理和渗流特征第54-56页
        4.1.1 页岩气吸附解吸第55页
        4.1.2 页岩气扩散第55-56页
        4.1.3 页岩气渗流第56页
    4.2 页岩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56-75页
        4.2.1 围压和孔隙压力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第57-59页
        4.2.2 有效应力和滑脱效应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第59-64页
        4.2.3 气体类型及温度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第64-68页
        4.2.4 吸附作用及吸附时间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第68-73页
        4.2.5 页岩力学性质对渗透率的影响第73-75页
    4.3 本章小结第75-78页
5 结论与建议第78-82页
    5.1 主要结论第78-79页
    5.2 建议第79-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附录第92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2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垂直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射孔枪射孔过程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