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基于双网耦合关系的电力通信网鲁棒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16页
        1.2.1 网络保护策略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电力通信网路由策略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电力通信网耦合特性分析第18-27页
    2.1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第18-20页
        2.1.1 网络节点度和度分布第18-19页
        2.1.2 聚类系数第19页
        2.1.3 介数中心性第19页
        2.1.4 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第19-20页
    2.2 复杂网络拓扑模型第20-22页
        2.2.1 完全规则网络模型第20-21页
        2.2.2 随机网络模型第21页
        2.2.3 小世界网络模型第21页
        2.2.4 无标度网络模型第21-22页
    2.3 相依网络耦合模型第22-24页
        2.3.1 一一对应相依网络模型第22-23页
        2.3.2 部分相依网络模型第23页
        2.3.3 一对多相依网络模型第23页
        2.3.4 多对多相依网络模型第23-24页
    2.4 电力通信网脆弱性分析第24-25页
    2.5 相依网络鲁棒性评价指标第25-26页
        2.5.1 最大连通度第25页
        2.5.2 网络崩溃指数第25-26页
        2.5.3 失效边归一化指标第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基于超载预判的相依网络保护策略第27-42页
    3.1 传统网络保护策略第27-28页
        3.1.1 低度数加边策略第27页
        3.1.2 面向关键节点的保护策略第27页
        3.1.3 移除失效关键节点策略第27-28页
    3.2 相依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第28-31页
        3.2.1 级联失效模型第28-30页
        3.2.2 网络负载模型第30-31页
    3.3 基于超载预判的保护策略第31-34页
        3.3.1 保护策略描述第31-32页
        3.3.2 网络保护对象确定第32-33页
        3.3.3 融合重要度参数第33-34页
    3.4 仿真分析第34-41页
        3.4.1 网络保护对象仿真结果第34-37页
        3.4.2 保护策略仿真结果分析第37-39页
        3.4.3 保护策略阈值分析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电力通信网耦合关系的通信网路由策略第42-51页
    4.1 传统电力通信网路由算法第42-43页
        4.1.1 最短路径路由策略第42页
        4.1.2 全局动态路由策略第42-43页
        4.1.3 静态局部路由策略第43页
        4.1.4 全局-局部结合路由策略第43页
    4.2 电网-通信网双网耦合模型第43-45页
        4.2.1 通信网流量模型第43-44页
        4.2.2 电力通信网故障传播机制第44-45页
    4.3 电力通信网路由策略第45-46页
    4.4 仿真分析第46-49页
        4.4.1 不同α值下的电力通信网性能第46-48页
        4.4.2 路由策略对比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4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分析和发生阶段预测
下一篇: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利用偏好测量及服务供给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