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织(织造工艺)论文

三维多层平纹织物织造技术与经向多梭口织机虚拟样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经向多梭口织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经向多梭口织机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经向多梭口织机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2 双层经向多梭口织机织造原理及织物结构设计第19-27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多梭口织机的织造原理分析第19-20页
        2.2.1 M8300型经向多梭口织机织造原理第19-20页
            2.2.1.1 M8300多梭口织机缺陷分析第19-20页
        2.2.2 Orbit经向多梭口织机织造原理分析第20页
            2.2.2.1 Orbit经向多梭口织机缺陷分析第20页
    2.3 双层经向多梭口织机的简化结构及织造原理设计第20-24页
        2.3.1 双层经向多梭口织机织造滚筒的结构设计第21-22页
        2.3.2 双层经向多梭口织机织造原理第22-24页
    2.4 三维织物结构设计第24-25页
        2.4.1 三维织物的应用第24页
        2.4.2 三维织物的分类第24-25页
        2.4.3 三经两纬三维织物第25页
    2.5 总结第25-27页
        2.5.1 多梭口织机的优势第25-26页
        2.5.2 多梭口织机设计难点第26-27页
3 多梭口织机织造滚筒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第27-37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有限元方法及软件应用介绍第27-28页
        3.2.1 有限元方法概述第27页
        3.2.2 Ansys软件的介绍第27-28页
    3.3 织造滚筒的结构与传动设计第28-30页
        3.3.1 梳棉机用锡林的结构特点第28-29页
        3.3.2 带式输送机滚筒的结构特点第29页
        3.3.3 多梭口织机织造滚筒的结构设计第29-30页
    3.4 滚筒动力学分析第30-33页
        3.4.1 结构动态特性求解方程第30页
        3.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3.4.3 施加约束和载荷第31-32页
        3.4.4 结果分析第32-33页
    3.5 结构改进后的模态分析第33-35页
        3.5.1 结构改进后的结果分析第33-35页
    3.6 结论第35-37页
4 多梭口织机引纬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第37-59页
    4.1 引言第37-40页
        4.1.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第37页
        4.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第37-38页
        4.1.3 气流的特征第38-39页
        4.1.4 层流和湍流的特征第39-40页
    4.2 双层经向多梭口织机引纬系统的原理及结构设计第40-41页
        4.2.1 经向多梭口喷气引纬辅喷系统第40页
        4.2.2 经向多梭口织机辅喷系统主要设计参数第40-41页
    4.3 双层经向多梭口织机引纬系统初步设计第41-45页
        4.3.1 引纬筘片第41-42页
        4.3.2 辅助喷嘴外流场三维模型第42-43页
        4.3.3 辅助喷嘴外流场网格划分第43页
        4.3.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3-45页
    4.4 辅助喷嘴内嵌结构的外流场三维模型第45-50页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6页
        4.4.2 结果及分析第46-48页
        4.4.3 纱线飞行轨迹的分析第48-50页
    4.5 不同型腔的辅助喷嘴流体仿真第50-53页
        4.5.1 传统辅助喷嘴结构第50-51页
        4.5.2 新型辅助喷嘴结构第51-52页
        4.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2页
        4.5.4 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4.6 主喷嘴系统的流场分析第53-58页
        4.6.1 多梭口织机主喷系统的原理及结构设计第54-55页
        4.6.2 导纱管的流场模型建立第55-56页
        4.6.3 导纱管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6页
        4.6.4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多梭口织机开口机构及整机结构的仿真分析第59-73页
    5.1 引言第59-61页
        5.1.1 Pro/Mechanism概述第59页
        5.1.2 运动学的系统建模及求解第59-60页
        5.1.3 运动学分析第60-61页
    5.2 开口机构第61-64页
        5.2.1 开口机构作用第61页
        5.2.2 多梭口织机凸轮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第61-62页
        5.2.3 多梭口织机连杆式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第62页
        5.2.4 开口筘片第62-63页
        5.2.5 凸轮开口机构的三维模型建立第63页
        5.2.6 齿轮连杆开口机构三维模型建立第63-64页
        5.2.7 两种不同开口机构的优缺点第64页
    5.3 开口机构的凸轮设计第64-66页
        5.3.1 二维喷气织机开口机构第64页
        5.3.2 多梭口织机开口机构第64-65页
        5.3.3 凸轮结构参数及实际廓线第65-66页
    5.4 多梭口织机开口机构的运动仿真第66-68页
        5.4.1 多梭口织机开口机构虚拟样机的建立第66-67页
        5.4.2 仿真参数设置第67页
        5.4.3 结果分析第67-68页
    5.5 多梭口织机整机结构的设计与仿真第68-72页
        5.5.1 电机及其它主要零件的选型第68页
        5.5.2 凸轮式开口多梭口织机整机结构第68-69页
        5.5.3 多梭口织机整机结构仿真第69-70页
        5.5.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70-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契约执行效率与比较优势--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网商线上线下价格差异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