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鸡产品弓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4-24页 |
1.1 弓形虫简介 | 第14-17页 |
1.1.1 弓形虫的发现 | 第14-15页 |
1.1.2 弓形虫病原特征 | 第15-16页 |
1.1.3 弓形虫生活史 | 第16-17页 |
1.2 弓形虫病传播及危害 | 第17-18页 |
1.2.1 弓形虫病在人上的传播与危害 | 第17-18页 |
1.2.2 弓形虫病在畜禽上的传播与危害 | 第18页 |
1.3 主要畜禽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 | 第18-19页 |
1.3.2 鸡弓形虫病的流行 | 第19-20页 |
1.4 弓形虫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1.4.1 病原学诊断 | 第20页 |
1.4.2 免疫学诊断 | 第20-21页 |
1.4.3 分子诊断 | 第21-22页 |
1.5 弓形虫特异性基因 | 第22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2.1.1 实验样本 | 第24页 |
2.1.2 质粒、虫株与实验动物 | 第24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1.4 酶 | 第24页 |
2.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2.1.6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5-27页 |
2.1.6.1 碱裂解法提取DNA相关试剂 | 第25-26页 |
2.1.6.2 细菌培养有关液体配制 | 第26页 |
2.1.6.3 核酸电泳有关试剂配制 | 第26-27页 |
2.2 方法 | 第27-33页 |
2.2.1 PCR弓形虫检测方法的优化 | 第27页 |
2.2.2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28页 |
2.2.2.1 试验样本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2.2 样本处理 | 第27页 |
2.2.2.3 样本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2.2.2.4 基因组DNA纯度与浓度检测 | 第28页 |
2.2.3 样本PCR检测 | 第28-29页 |
2.2.3.1 样本一次PCR | 第28-29页 |
2.2.3.2 样本二次PCR | 第29页 |
2.2.4 阳性样本测序 | 第29-33页 |
2.2.4.1 PJET1.2基础质粒的准备 | 第29-30页 |
2.2.4.2 Blunt载体的制备 | 第30页 |
2.2.4.3 阳性样本PCR产物纯化 | 第30页 |
2.2.4.4 PCR产物Blunt载体克隆 | 第30-32页 |
2.2.4.5 阳性样本统计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3.1 巢式PCR方法条件优化 | 第33-36页 |
3.1.1 引物设计 | 第33页 |
3.1.2 特异性试验 | 第33-34页 |
3.1.3 敏感性实验 | 第34-36页 |
3.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第36-38页 |
3.2.1 样本采集 | 第36页 |
3.2.2 基因组DNA浓度与纯度测定 | 第36-38页 |
3.3 样本巢式PCR结果 | 第38-42页 |
3.3.1 样本一次PCR结果 | 第38页 |
3.3.2 样本二次PCR结果 | 第38-42页 |
3.3.2.1 临沂市PCR结果 | 第38-39页 |
3.3.2.2 潍坊市PCR结果 | 第39页 |
3.3.2.3 聊城市PCR结果 | 第39-40页 |
3.3.2.4 滨州市PCR结果 | 第40页 |
3.3.2.5 烟台市PCR结果 | 第40-41页 |
3.3.2.6 威海市PCR结果 | 第41页 |
3.3.2.7 菏泽市PCR结果 | 第41-42页 |
3.3.2.8 淄博市PCR结果 | 第42页 |
3.4 阳性样本测序结果 | 第42-44页 |
3.4.1 Blunt载体制备 | 第42-43页 |
3.4.2 菌液PCR结果 | 第43页 |
3.4.3 PCR阳性结果测序 | 第43-44页 |
3.5 阳性率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3.5.1 阳性率统计表 | 第44页 |
3.5.2 不同地区阳性率对比 | 第44-45页 |
3.5.3 不同养殖方式阳性率对比 | 第45页 |
3.6 小鼠感染实验 | 第45-48页 |
3.6.1 人工感染小鼠PCR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3.6.2 人工感染小鼠HE染色结果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