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平台承载机理及参数优化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分析 | 第15-23页 |
| 1.2.1 气体推力轴承性能求解方法及模型 | 第15-17页 |
| 1.2.2 气体推力轴承支撑系统稳定性 | 第17-19页 |
| 1.2.3 气体推力轴承的应用方面 | 第19-21页 |
| 1.2.4 重力消除方法及其气浮平台方案应用方面 | 第21-23页 |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气浮平台支撑方案与机理分析 | 第26-40页 |
| 2.1 引言 | 第26页 |
| 2.2 气浮平台支撑方案 | 第26-28页 |
| 2.3 气浮机理-气体动静压力承载机理模型 | 第28-38页 |
| 2.3.1 模型假设条件 | 第28-30页 |
| 2.3.2 气浮压力分布与流速模型 | 第30页 |
| 2.3.3 压力分布与流量模型 | 第30-32页 |
| 2.3.4 可压缩气体雷诺方程 | 第32-33页 |
| 2.3.5 气体温度与压力计算模型 | 第33-36页 |
| 2.3.6 气体压力与载荷模型 | 第36-3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数值求解及分析优化设计 | 第40-50页 |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 3.2 平台负荷对气浮平台特性的影响 | 第41-44页 |
| 3.3 速度对气浮平台特性的影响 | 第44-48页 |
| 3.4 温度和压强对气浮平台特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3.5 气体粘度对气浮平台特性的影响 | 第4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可控性和敏感方法与参数分析 | 第50-62页 |
| 4.1 引言 | 第50页 |
| 4.2 供压对气浮平台特性的影响 | 第50-54页 |
| 4.3 孔径对气浮平台特性的影响 | 第54-58页 |
| 4.4 气浮平台特性可控性关键因素 | 第58-61页 |
| 4.4.1 承载力对孔径与供压的敏感度 | 第59页 |
| 4.4.2 流量对孔径与供压的敏感度 | 第59-60页 |
| 4.4.3 小孔压损对孔径与供压的敏感度 | 第60页 |
| 4.4.4 最优值选择 | 第60-6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气浮平台设计 | 第62-70页 |
| 5.1 引言 | 第62-63页 |
| 5.2 气浮平台总体设计 | 第63-64页 |
| 5.3 气浮平台支撑系统设计 | 第64-65页 |
| 5.4 气浮平台气路系统设计 | 第65-66页 |
| 5.4.1 气泵的选择 | 第65页 |
| 5.4.2 流量表的选择 | 第65-66页 |
| 5.5 气浮平台监测系统设计 | 第66-67页 |
| 5.6 气浮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 第67页 |
| 5.6.1 溢流阀的选择 | 第67页 |
| 5.6.2 节流阀的选择 | 第67页 |
| 5.6.3 流量控制开关的选择 | 第67页 |
| 5.6.4 过滤器的选择 | 第67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附录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