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建筑场地低影响开发及雨洪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5页
        1.1.1 城市化加剧城市内涝第11-13页
        1.1.2 水资源及传统排水系统现状第13-14页
        1.1.3 相关政策研究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SWMM模型和LID设计原理研究第20-36页
    2.1 SWMM模型及原理第20-26页
    2.2 低影响开发基本理论第26-30页
        2.2.1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及效益分析第26-29页
        2.2.3 低影响开发与传统排水方式的对比第29-30页
    2.3 低影响开发措施第30-35页
        2.3.1 生物滞留池第30-31页
        2.3.2 生态植草沟第31-33页
        2.3.3 透水路面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LID措施径流量控制效果实验研究第36-47页
    3.1 实验装置第36-37页
        3.1.1 土壤渗透率测定装置第36页
        3.1.2 雨水花园实验装置第36-37页
    3.2 实验设计第37-39页
        3.2.1 测量土壤渗透率第37-38页
        3.2.2 雨水花园绿地实验方法第38-39页
    3.3 结果分析第39-44页
        3.3.1 土壤渗透系数第39页
        3.3.2 雨水花园的结果分析第39-42页
        3.3.3 实际值和模拟值对比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四章 雨水管网改造方案及评价研究第47-65页
    4.1 研究区域概况第47-50页
        4.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概况第47-48页
        4.1.2 SWMM模型的建立第48-50页
    4.2 研究场地的改造方案第50-57页
        4.2.1 深层隧道系统研究第50-51页
        4.2.2 不同雨洪控制改造方案第51-52页
        4.2.3 不同方案的控制径流效果第52-56页
        4.2.4 不同方案的基建及维护费用第56-57页
    4.3 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及其应用第57-64页
        4.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简介第57-63页
        4.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改造方案下建筑场地的风险分析研究第65-86页
    5.1 风险理论基本原理第65-69页
        5.1.1 风险的定义第65-66页
        5.1.2 排水管网的风险分析体系第66-68页
        5.1.3 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流程第68-69页
    5.2 风险指标分析第69-70页
        5.2.1 风险指标的选择原则第69页
        5.2.2 风险指标的计算第69-70页
    5.3 风险分析流程第70-84页
        5.3.1 风险辨识第70-77页
        5.3.2 风险量化第77-78页
        5.3.3 风险评估第78-81页
        5.3.4 风险评价第81-83页
        5.3.5 风险管理第83-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6.1 结论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致谢第93-9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墙体的热工性能比较与优化分析
下一篇:针对景观设计作品的沉浸式交互展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