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研究--以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镇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城市化 | 第20页 |
2.1.2 农民市民化 | 第20-21页 |
2.1.3 社区 | 第21页 |
2.1.4 社区管理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2.1 社会融合理论 | 第22页 |
2.2.2 沉默的螺旋理论 | 第22-23页 |
2.2.3 人的现代化理论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栾城区窦妪镇农民市民化现状 | 第24-32页 |
3.1 栾城区概况以及窦妪镇现状 | 第24-26页 |
3.1.1 栾城区概况 | 第24页 |
3.1.2 栾城区窦妪镇概况 | 第24-26页 |
3.2 窦妪镇农民市民化现状 | 第26-28页 |
3.2.1 窦妪镇新市民的就业现状 | 第26页 |
3.2.2 窦妪镇新市民的经济收入状况 | 第26-27页 |
3.2.3 窦妪镇新市民的生活方式 | 第27页 |
3.2.4 窦妪镇新市民的身份认同和观念意识 | 第27-28页 |
3.3 窦妪镇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3.1 新市民的就业及收入问题 | 第28页 |
3.3.2 新市民的身份认同问题 | 第28-29页 |
3.3.3 新市民的自身素质问题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社区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2-40页 |
4.1 窦妪镇社区管理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 第32-36页 |
4.1.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4.1.2 调查样本的就业收入与缴纳保险情况 | 第33-34页 |
4.1.3 调查样本对社区相关事务的认知 | 第34-35页 |
4.1.4 调查样本的城市生活感受 | 第35-36页 |
4.1.5 调查样本对社区管理的建议 | 第36页 |
4.2 窦妪镇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4.2.1 社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36-37页 |
4.2.2 社区居民文化需求亟待解决 | 第37页 |
4.2.3 社区各方面公共服务不健全 | 第37-38页 |
4.2.4 居民归属感仍有缺失 | 第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完善社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50页 |
5.1 创新管理加强社区建设 | 第40-42页 |
5.1.1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 第41页 |
5.1.2 完善社区规章制度 | 第41-42页 |
5.1.3 建立社区管理监督机制 | 第42页 |
5.2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新市民文化素养 | 第42-45页 |
5.2.1 加强社区教育 | 第43页 |
5.2.2 创新社区文化活动 | 第43-44页 |
5.2.3 发展窦妪镇特色文化 | 第44-45页 |
5.3 健全社区公共服务满足新市民多方面需求 | 第45-46页 |
5.3.1 构建社区就业和创业平台 | 第45页 |
5.3.2 改善社区社会保障与救助 | 第45-46页 |
5.3.3 整治社区环境与卫生 | 第46页 |
5.4 鼓励新市民参与社区管理培养归属感 | 第46-47页 |
5.5 创新土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47-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附录1 | 第52-56页 |
附录2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