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底盘的车型分类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车型识别 | 第9-10页 |
1.3 车辆底盘图像的获取 | 第10页 |
1.4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0-11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2 车辆底盘区域的分割 | 第13-21页 |
2.1 图像的边缘提取 | 第13-15页 |
2.1.1 水平方向的锐化 | 第13-14页 |
2.1.2 垂直方向的锐化 | 第14-15页 |
2.1.3 Sobel锐化 | 第15页 |
2.2 边缘图像的投影 | 第15-17页 |
2.2.1 边缘图像的水平及垂直投影 | 第15-16页 |
2.2.2 投影曲线的平滑 | 第16-17页 |
2.3 车辆底盘分割的方法 | 第17-19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3 车辆底盘图像的特征提取 | 第21-35页 |
3.1 图像的特征提取 | 第21-24页 |
3.1.1 颜色特征 | 第22-23页 |
3.1.2 纹理特征 | 第23页 |
3.1.3 形状特征 | 第23-24页 |
3.1.4 空间特征 | 第24页 |
3.2 车辆底盘特征提取 | 第24-31页 |
3.2.1 汽车底盘图像特征标准库的建立 | 第27页 |
3.2.2 行进畸变对特征的影响及抑制 | 第27-29页 |
3.2.3 车辆底盘图像的配准 | 第29-31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4 车辆底盘的识别 | 第35-45页 |
4.1 车型识别方法概述 | 第35页 |
4.2 相似性评价参数 | 第35-37页 |
4.2.1 相关系数 | 第36页 |
4.2.2 欧氏距离 | 第36-37页 |
4.2.3 车辆底盘特征的相似性描述参数 | 第37页 |
4.3 评判归类策略 | 第37-38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4.5 小结 | 第44-4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5-48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5-47页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已发表论文、专利及科研情况 | 第55页 |
国家发明专利 | 第55页 |
参与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