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叶片振动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接触式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2.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叶尖定时测振技术 | 第14-17页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叶尖定时测振中的叶尖金属表面光纤测试研究 | 第19-33页 |
2.1 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19-24页 |
2.1.1 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测量原理 | 第20-23页 |
2.1.2 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测量信号特点 | 第23-24页 |
2.2 旋转叶片金属表面的散射光场研究 | 第24-28页 |
2.2.1 旋转叶片金属表面的散射光场仿真建模 | 第24-25页 |
2.2.2 粗糙金属微表面周期对散射光强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25-26页 |
2.2.3 粗糙金属周期表面调制深度对散射光强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26-27页 |
2.2.4 粗糙金属表面加工形貌对散射光强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2.2.5 粗糙金属表面与传感器间隙对散射光强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28页 |
2.3 加工金属表面的光纤测试 | 第28-31页 |
2.3.1 金属表面的光纤测试系统 | 第28-30页 |
2.3.2 加工金属表面的光纤测试结果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叶尖光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法 | 第33-44页 |
3.1 叶尖定时测振技术中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法 | 第33-35页 |
3.1.1 电容传感器及电感传感器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法 | 第33-34页 |
3.1.2 光学传感器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法 | 第34-35页 |
3.2 微结构叶尖表面的光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法 | 第35-37页 |
3.2.1 具有微结构叶尖表面的旋转叶片测振系统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2 微结构叶尖表面的光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原理 | 第36-37页 |
3.3 微结构叶尖表面的光信号的到达时刻鉴别法的时间解调算法 | 第37-43页 |
3.3.1 IFFT相位解调算法 | 第39-41页 |
3.3.2 数字锁相相位解调算法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系统抗干扰实验与三叶片测试实验 | 第44-64页 |
4.1 基于微结构叶尖表面的时刻鉴别法的抗干扰实验 | 第44-56页 |
4.1.1 抗干扰测试平台 | 第44-46页 |
4.1.2 间隙变化对定时精度的影响 | 第46-53页 |
4.1.3 安装角度对定时精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4.1.4 减小叶片截面不对称性对定时精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 基于微结构叶尖表面的三叶片旋转系统的定时测试 | 第56-63页 |
4.2.1 三叶片旋转测试系统 | 第57-60页 |
4.2.2 定时误差分析 | 第60-63页 |
4.2.3 实际测试中关于带宽的讨论 | 第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阈值对数字锁相解调算法时刻鉴别精度影响数据 | 第73-76页 |